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二年春‧夏

協 助 重 建 社 會 學 中大社會學系是香港歷史最悠久及最具規模的社會學系,近年協助內地重建社會學 貢獻良多。中國內地大學早於一九三零年代便已設立了社會學課程,但於一九五三年 因意識型態問題而全面中止。一九七七年,鄧小平第三次復出掌政。當時內地百廢待 舉,許多社會問題需要 解決。鄧小平指出社會 學是服務不同階級的, 並非純為資產階級服 務,於是就解除了社會 學在內地的禁制。 北京大學於一九七 九年復辦社會系,但師 資奇缺,北大的中國社 會學權威費孝通敎授於 是情商他在匹兹堡大學 任敎的老同學楊慶堃敎 授協助。楊敎授與本校 社會學系淵源深厚,且 有數位高足在系內任 敎,遂邀請他們聯袂北 上講學。一九八零年, 本校李沛良敎授和劉創 楚敎授在北京的社會學 暑期培訓班講課,訓練 內地的社會學敎師。翌 年,由吳白弢敎授和鄺 振權敎授接力。 一九八二至八三 年,本校敎師開始到中 山大學講學,協助培訓 社會學專才;其後與內 地院校的交流日益密 切,經常接待來訪敎師 和系主任,並提供課程 綱要等資料。去年本校 獲嶺南基金會支持,加 強本校與中山大學在社 會學方面之聯繫,開展 兩系敎師合作研究和研 究生互訪。 約二十名曾參與「中國年青社會學敎師進修計劃」的學員,於二零零 零年底在中大社會學系聚首,研討「社會學與轉變中的中國社會」。 中國年青社會學敎師進修計劃 社會學系於一九九五年取得福特基金會的資助,開展 「中國年青社會學敎師進修計劃」,目的是提升內地社會學敎 師的專業水平。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 學、復旦大學和中山大學每年各派一名敎師到中大進修一個 學期,專注一門學問,與中大對口敎師切磋,旁聽有關課 程。進修期末,學員須撰文綜述其進修範疇的知識現況和發 展趨勢。 負責執行該計劃的張德勝敎授說,這個全港獨有的進修 計劃,近年已擴及華中理工學院、武漢大學和上海大學,學 員深感受惠無窮。「他們身在中大,除了可以使用圖書館相 當齊全的文獻和先進的設備外,尚有機會親身體驗本港與內 地兩種不同社會類型的運作模式,直接啟發了他們的思考。 亦有學員到中大後,學術視野大開,決定把原已定稿的著作 大幅修改。」張敎授又表示,最初參加計劃的院校有些已提 升了七門社會學科目的水平,再多幾門,整體上便很接近國 際水平。 張 德 勝 教 授 説 : 「 本 校 在 協 助 內 地 復 辦 社 會 學 課 程 上 , 擔 當 相 當 重 要 的 角 色 ; 現 時 內 地 優 透 的 中 青 年 社 會 學 教 師 , 大 多 與 中 大 有 某 種 淵 源 。 」 5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