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二年秋‧冬
高錕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年報 1995-96》〈校長報告〉 教師須靠研究來創造新知識,加強教學內容。……中 大教研人員在爭取研究資助局的競爭性撥款中再度取得優異 成績。該局乃本港研究經費的最大來源,大專院校受資助之研 究項目,完成後須經該局評核,至今共有廿七項獲評為『卓 越』,中大佔十二項,高踞首位。多年來,本校獲資助的研究 項目,無論在數量和金額上均顯著增加。」 植物與真菌生物科技 研究人員應用先進生物科技, 改良米和大豆等主要糧食的 產量和品質,以及生產高價值 的保健、農業和工業產品。 李國章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年報 1999-2000》〈校長報告〉 「今年……教資會在本地大學所提交的芸芸申請中, 挑選出三個卓越學科領域,作長線投資,其中兩項由中大 教研人員倡議,一項為『植物與真菌生物科技』,……另一 項為『資訊科技』……。這兩項前沿研究均獲教資會認可, 具有豐富潛力發展成為國際公認的卓越學科領域,並對香 港的經濟及社會作出重要貢獻。甄選結果證明中大的研究 素質極高。」 中大立校四十周年 創造知識 服務社會 2 3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