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二年秋‧冬

薩彎拿河口的潮水流向。卓絕技藝的背後是周詳的計劃和大量的 準備功夫,這正是香港人處事的寫照。 除了航海技術和充份準備之外,冠軍級滑浪風帆手亦需要具 備奥運划艇手般的體力和耐力。自一九九二年起,賽手獲准通過 打氣進帆來增加速度。自此以後,這項比賽便成為體格兼體力的 嚴峻考驗。珊珊為了奪標,每星期訓練六天——兩天半是體操、划 艇、游泳和踏單車,餘下三天是水上訓練——每天五至六小時,從 不間斷。 要年復一年堅持刻苦的訓練日程,並且每次都以顛峰狀態出 賽,珊珊認為最重要的是自我激勵的能力,亦即冠軍級運動員必 須具備的條件。要在頂級的賽事奪魁,運動員必須自我鞭策,有 時甚至超過自己的極限。珊珊認為,勝利都是憑著意志得來的, 必須專心致志,堅毅不屈,鍥而不捨,以及在挫敗後迅速復元, 方能成功。像大部分現代運動員一樣,她往往求教於運動心理學 家,學習怎樣鬆弛神經,忘記煩惱,以摒除失敗的壓力。看見神 采飛揚,載譽歸來的李麗珊,很難想像她在通往勝利的路上,是 經過幾許的精神磨練。當然更看不到背後合力支持她的教練、心 理學家、運動科學家,以及時刻在身邊給她鼓勵的丈夫;她的丈 夫也是出色的滑浪風帆手。 集合各方力量和種種優勢,李麗珊成為全世界最成功的女滑 浪風帆運動員。除一九九六年贏得奥運金牌外,她曾三度奪得世 界錦標賽冠軍,並在亞運會上兩奪金牌。其他冠軍名銜包括:兩 屆歐洲錦標賽冠軍、七屆香港錦標賽冠軍、三屆新加坡公開賽冠 軍,更贏得「世界最佳舵手」大獎。目前她正為即將在泰國舉行的 世界錦標賽作準備,接著是出戰雅典的奥運會,競逐第二面奥運 金牌。 在運動上取得的成就讓珊珊領悟不少。她首先坦白承認,自 己在求學時期從來都不是勤奮的學生,她形容自己往往只出七分 力。一九九三年贏得世界錦標賽冠軍後,她發現凡事只出七分力 是永遠不會有任何成就的。她對學業的態度從此徹底改變。在香 港體育學院獎學金的資助下,珊珊前赴澳洲坎培拉大學修讀,並 於一九九九年獲頒運動管理應用科學學士學位。 大學學位給珊珊指出了未來路向。自從奪得奥運金牌 後,她備受香港市民推崇和擁戴,運動為她帶來豐碩的收 穫。今天,她對於回饋香港社會感到責無旁貸——她積極推 動市民參與體育運動,投入社群,她希望擔當教練或運動 管理人員。作為公眾人物,她更希望藉此鼓勵香港市民響 應積極和健康的生活。 李麗珊所肩負的使命與香港中文大學在運動科學、運 動醫學和體育教育領域的研究和教學重點,以至促進社區 和個人健康的目標相輔相成。李麗珊是香港最傑出的運 動員,本人謹恭請主席先生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銜予 李麗珊女士。(翻譯自P r o f . David Parker撰寫的英文讚辭) 第五十八屆大會 39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