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二年秋‧冬

雜的金融計算。這種使用多個中央處理器 並行計算的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黑洞研 究、脱氧核糖核酸測序等領域上。 醫 療 動 態 中大雅智合作開發新藥 專治骨折及骨損傷 雅智集團董事林明安先生(左二)與中大研究及科技事 務處主任葉顔文慧女士 (右二)代表雙方簽約,李明博 士(右一)和中大研究委員會主席沈祖堯教授(中)也出 席了簽約儀式。 本校和雅智國際集圑有限公司達成協 議,共同應用基因工程、蛋白工程及生化 科學等多學科技術,開發及生產具有成骨 生物活性的重組骨蛋白-2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BMP-2),用以治療骨折及骨 損傷。該項目由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 李明博士負責。 骨骼由礦物質和有機基質組成,前者 佔六成半至七成,後者佔三成至三成半。 醫學研究證實了有機基質中存著多種蛋白 質,可誘使骨豁形成或生長,總稱為 BMPs。但是這些骨蛋白在人體中的含量非 常低,而現時利用真核細胞培養技術生產 的骨蛋白,由於生產成本過高,不能普遍 使用。 因此,這個研發項目的首要目標是開 發一種新的生產、提純及複性技術,以大 幅度削減生產成本。第二個目標是開發第 二代BMPs產品;即把BMPs與一種有生物 活性的中草藥按某個比例混合,以增強 BMPs的效能及活性,藉以動員人體自身力 量來促進骨豁之癒合。這種協同作用可顯 著提高B M P s的功效,並可用以治療某些 BMPs無法單獨起作用之骨折部位。 科學研究證實,以基因工程方法產生 的B M P s (包括BMP-2),可以刺激病人本身 的非骨細胞轉化成骨。重組BMP-2於一九 九七年第一次應用於脊柱溶合術。 利用超聲波診斷腕管綜合症 醫學院最近利用超聲波方法,準確診 斷腕管綜合症,比利用磁力共振診斷更方 便,並且節省時間和金錢。 腕管綜合症常見於鍵盤使用者及孕 婦,患者的手部、腕部或臂部感到疲勞、 痛楚、僵硬、抽筋、麻木或有刺痛感,每 一千人中會有一人患上。大部分患者只要 改變重複動作的模式、動作的頻率,並在 動作之間休息,便能徹底康復。但腕管綜 合症病況也可突然逆轉,導致肌肉退化, 嚴重者更引致雙手失去工作能力,及早醫 治是極其重要的。 醫生現在憑病人的一連串癥狀及徹底 的神經生理評估去斷症,但後者的費用昂 貴,做法繁複,因此輕微的病患者往往受 到忽視或得不到適當的醫治。 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兼任助理敎授王 紹文醫生主持的研究,顯示超聲波在診斷 腕管綜合症的敏感度高達八成九,其研究 成果已刊於國際權威醫學期刊《關節炎及風 濕病》。 鑽研眼疾新療法 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現與全球四十多 所先進的眼科中心,共同研究嶄新的藥物 定位療法,利用眼內類固醇植入劑醫治葡 萄膜炎。研究至今,效果令人滿意。 葡萄膜炎是一種可以致盲的眼疾,由 眼球內葡萄膜組織發炎所致。傳統的治療 方法是使用口服的免疫系統抑制劑抑制其 發炎,最常用的是類固醇,但其副作用甚 多,可引致體重上升、臉部肥腫、過胖、 簡 訊 5 5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