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三年春‧夏
學及研究路向,更有效地配合及推動香港福利 服務的發展。 委員會之顧問委員包括終審法院常任法官 陳兆愷、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方敏生、 香港明愛總幹事張秀嫻、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總 幹事吳水麗、香港小童群益會總幹事梁魏懋 賢、聖公會教區福利協會總幹事劉惠靈、香港 青少年服務處總幹事黃肇寧、香港青年協會副 總幹事陳錦祥,以及信義會社會服務處總幹事 倪江耀。 科技轉移成就 化學系開發先進光催化技術 化學系余濟美教授利用納米科技開發了先 進的光催化技術(NanoPCO™),並註冊成商 標,已授權愛環保有限公司將之應用於水質處 理系統和空氣淨化系統。 NanoPCO™之研發獲創新及科技基金的支 持。該技術可以在固體材料表面形成一層納米 晶態二氧化鈦薄膜,受到紫外線照射時,會產 生強烈的氧化作用,氧化大部分有機及無機的 污染物,並能瞬間殺死大腸桿菌、霍亂弧菌等 細菌。此系統簡單廉宜且可靠,已證實比傳統 的紫外線照射更為有效,可用以處理飲用水、 工農業廢水及海水,本港許多餐廳及海鮮業者 已經採用。 本校與愛環保有限公司二零零二年十月七 日簽署淨化空氣的技術轉移協議。這項技術將 高效能的二氧化鈦納米晶體顆粒結合在不銹鋼 網面上,用以去除空氣中的污染物,同時消滅 空氣中的細菌及病毒,可用於醫院、辦公室、 學校、餐廳及家居。 遙感觀測航攝商品化 本校二零零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與衛科創 業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將大學的遙感對地 觀測航攝研究成果,以特許使用的方式,供衛 科開發為商品。 該項革新技術由地球信息科學聯合實驗室 開發,包括三維地理視像系統軟件及航攝紅外 線香港全境遙感數據庫和照片。實驗室主任林 琿教授表示,該數據庫是本地大學以專用飛機 進行遙感對地觀測的首個研究成果,有關資料 可應用於城市規劃、環境保護、污染監察等。 該技術轉移由本校研究及科技事務處促成。 簽約儀式於萬豪酒店舉行,出席者包括副 校長楊綱凱教授、林琿教授、衛科執行董事潘 偉先生等。 學術交流與協作 與台北師範學院交流合作 教育學院和台北師範學院二零零三年一月 二十四日簽訂學術交流合作備忘錄,以發揮 「資源共享,平等互利,友好合作,共同發展」 的精神,並加強兩校在教學、科研領域與師資 培育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生化系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 合作培訓博士生 生物化學系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轄下的 兒童健康及人類發育中心達成協議,共同培訓 博士研究生,而生物化學系亦成為該所第一個 亞洲合作夥伴。 根據協議,生化系二零零三年起可派博士 生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實驗室工作三年。學 生在美期間將獲兒童健康及人類發育中心的獎 學金資助,若研究成績令人滿意並考試及格, 中文大學校刊二零零三年春•夏 4 2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