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三年秋‧冬

香 港 經 濟 新 動 力 (九月三十日) 郭 國 全 先 生 渣打銀行東北亞洲地區總經濟師,中大校友 郭國全先生 對近期香港 經濟發展的 動向發表個 人看法,並 分析粤港合 作應如何提 升層次,以 發揮一體化 的新動力。 香港與內地簽署了更緊密經貿關係 安排( C E P A )協議;港珠澳大橋 即將興建,促使粵港加強合作, 發揮「前店後廠」的競爭力;「自由行」 帶動旅遊潮;這一系列發展如何 影響香港經濟的未來走向? 如 何 在 新 世 紀 作 個 稱 職 的 家 長 (十月六日) 陳 廷 三 博 士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敎育研究所導師,中大校友 陳廷三博士從三個極須關注的社會趨勢分析 新世紀家長所面對的困難:被神化了的經濟 因素;另類不幸——被物質及活動淹沒了的 家庭生活;人性逆境——進一步惡化已扭曲 的家庭關係。他並引導大家思考為人父母者 有待重拾的情懷。 親子:一個共處的空間; 骨肉情:是動力也是需要。 兩者都是新世紀父母有待重拾的情懷。 從 我 對 中 國 文 化 的 體 驗 談 到 香 港 文 化 的 定 位 (十月七日) 陳 萬 雄 博 士 香港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兼總編輯,中大校友 陳萬雄博士多年來從中國近代史研究者的角度,思 考中國的現代化,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和現代化領會 日深。他結合種種經歷及體驗去分析刻下的香港, 對香港應如何重新定位,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陳博士從事策劃中國歷史文化圖書廿餘年,踏遍 大江南北,飽覽文物藝術珍品,穿梭不同文化 門類,對幾千年中國文化發展的認識,已究破了微觀專題的局限。 四十周年校慶活動專輯 17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