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四年秋‧冬
亦需在北京周遭如官廳水庫等處親身體驗 水上出艙、野外求存等情況,以便在逆境 中發揮出轉危為安、化險為夷的力量。 楊利偉先生在五年漫長的訓練中,展 現出無比剛強的意志、堅苦卓絕的精神, 以百折不撓的勇氣,日以繼夜的努力,在 強化訓練的三次考試中,皆名列榜首,終 於通過了種種考驗,成為三位候選航天員 之一。二零零三年出征前夕,楊利偉再度 憑藉其臨危不亂、穩若磐石的個性,在最 後集訓及評核階段,因心理狀況最為穩定 而獲選為中國第一位征空的航天員。 二零零三年十月十五日早晨,酒泉衛 星發射中心一切就緒,航天員楊利偉英姿 勃發,神情自若,步入目前世上可用空間 最大的載人飛船「神 舟五號」,肩負為國 爭光的大任,心懷雷 霆不移的大勇,責無 旁貸,義無反顧,踏 上了乘雲凌霄,遨遊 穹蒼的征途。 「神舟五號」於十 月十五日由有「神箭」之稱的長征二號 F 火箭 推動,順利升空,十分鐘後進入軌道。楊利 偉在太空航行二十一小時,環繞地球運行十 四周,飛行共六十萬公里,最後在內蒙古四 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安全著陸,與目標著陸 點僅相距四點八公里,顯示中國航天科技的 長足進步與卓越成就。至此,中華民族五千 年來的飛天夢想,自嫦娥、鯤鵬,至李白的 「相期邈雲漢」,終於得到了實現,而中國亦 自此繼美國、前蘇聯之後,成為全球第三個 載人升空的航天大國。 身為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 楊利偉不但順利完成任務,十月十六日凌 晨與地面控制中心通話時,更表示「感覺良 好」。這看似平淡的話語,卻含蘊著雷霆萬 鈞的震撼力,振奮了千萬國人的精神,也 激盪了無數同胞的心靈。可以想見,楊利 偉身處太空飛船艙中,向外眺望,仰而瞻 之,可見浩浩九天,巍巍蕩蕩,高遠無 極;俯而瞰之,則見茫茫大地,蒼蒼莽 莽,恒久不已。這種天高星遠的境界,豈 是常人可以切身領會?自此,他的胸臆間 必定持載天地,浩瀚無涯;而他的立身處 世,也必能更恢宏包容,虛懷若谷。 楊利偉高奏凱歌,獻捷歸來,將中國首 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就,歸功於航天工程 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與無間合作。他在二 零零三年十月三十一日於香港的祝捷歡迎 酒會上發表談話:「千年飛天夢圓,再次向 世人證明,中華民族完全具有自立於世界 民族之林的智慧和勇氣。我們完全依靠自 己的力量,構築了中國的飛天之路,幾代 航天人為此前仆後繼,不懈奮鬥,他們是 真正的英雄。」這番話情真意摯、動人心 弦。楊利偉在我國航天史上承先啟後,取 得了突破性的巨大成就。 楊利偉先生 勝而不驕,秉 性謙厚,孝順 父母,熱愛妻 子,往往因事 業與家庭不能 兼顧而自責。 古語有云:「將 受命之日忘其家」,楊利偉為國遠征時,唯 因父母及夫人深明大義,給予無限支持,方 能坦然就命,公而忘私,而無後顧之憂。 楊利偉的征空成就寰瀛稱頌,南京紫 金山天文台擬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楊利偉 星」,美國航天協會則於二零零四年十月五 日於加拿大溫哥華授以該年度「飛行成就 獎」,是為該獎項自一九五八年成立以來, 首次頒與非美籍人士,使楊利偉與人類歷 史上首位踏上月球的太空人岩士唐先後輝 映,同享殊榮。 楊利偉先生經多年艱苦訓練,努力不 懈,勇往直前,終於登上太空,在億萬人 殷切期待的目光中,為中華民族的航天史 掀開新頁,向世界展示中國的科技成就, 亦為繼續發展航天計劃而貢獻力量。楊先 生刻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精神,足為年輕 人樹立楷模。神箭推神舟,大任成大業, 本人謹恭請主席先生頒授榮譽理學博士銜 與楊利偉先生。 (金聖華敎授撰寫) 楊利偉先生經多年艱苦訓練,努力 不懈,勇往直前,終於登上太空, 在億萬人殷切期待的目光中,為中 華民族的航天史掀開新頁,向世界 展示中國的科技成就,亦為繼續發 展 航 天 計 劃 而 貢 獻 力 量 。 … … 第六十一屆大會 2 3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