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五年秋‧冬
第六十二屆大會頒授學位典禮 榮譽法學博士 汪道涵先生 讚辭 今 日的上海民物豐盛,風貌繁華,行走 在大街小巷中,只見夾道的梧桐,棵 杈交錯,綠葉成蔭,但覺心曠神怡,悠然自 得。撫今思昔,使人不由得不想起八十年代 初期上海百廢待興,經市長汪道涵先生整頓 市容、力行改革,始踏上康莊大道。 現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的汪道涵先 生,生於一九一五年,原籍安徽嘉山。早歲 受先翁影響,喜愛古典詩詞,穎悟非凡。十 一歲離家赴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學就讀,後 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系,旋以優異成績, 轉入物理系。抗日戰爭期間,因愛國情切, 毅然投筆從戎,先後擔任新四軍四支隊戰地 服務團團長、專員、地委委員等職,轉戰蘇 北、淮南地區。一九四九年後,歷任杭州市 財經部長、浙江省財政廳長、商業廳長、華 東工業部長等職位。後又擔任第一機械工業 部副部長,對外經濟聯絡委員會第一副主 任、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及外國投資管理 委員會副主任等要職。在此期間,汪先生曾 多次率團出國訪問,足跡遍及東歐、中東及 非洲等地。 由於經驗豐富,才德過人,汪道涵先生 於一九八一年獲委為上海市市長。任內改革 開放,勵精圖治,凡事以民為本,從善如 流,一則制訂方針,一則引進技術,成績令 人矚目。 汪先生目光遠大,洞悉先機。他確信在 新世紀來臨的前夕,中國不論在政治、經 濟、文化方面,均須放眼世界,與時偕行, 因而率先提出中國經濟應與世界經濟接軌的 理念,為國家前景尋找契機,為上海發展繪 製藍圖。他首先開放論壇,對內則邀請市民 暢好己見,集思廣益;對外則遍邀海內外專 家學者協同參與,共商良策。在他全力籌劃 之下,上海市未來發展的面貌,已具雛型, 例如開發浦東並將之提昇為金融中心,向日 本世博專家取經,為上海爭取成為未來世博 會址等大計,在八十年代初期,已逐一推 行。 除了宏觀的策劃,在引進技術、整頓改 革的實務方面,汪道涵先生亦克勤無怠,事 事兼顧。出任市長之初,正值十年浩劫之 後,上海市面臨種種問題,從住房分配、食 品供應、子女就學到環境污染等均困難重 重,真可謂千頭萬緒,欲理還亂,但汪市長 以「背負包袱的運動員」自勵,不屈不撓,勇 往直前,終將難題一一化解。汪市長任內建 樹良多,如整治蘇州河、率先建立環保局、 創設眾多發展研究中心、成立上海航空股份 3 4 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五年秋•冬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