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五年秋‧冬
展覽 文 物 館 展 覽 •「一代草聖:三原于右任書法藝術」展覽:二零零五年七月九日至九 月四日舉行。 篆、隸、楷、行、草是中國書法的五種主要書體,其中草書以 筆劃相連為特色,結體變化的自由度最大。草書書寫便捷,但是很 易流於不可辨讀。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于右任( 1879-1964) 積極 推行草書標準化,並且身體力行,成為一代名家。 于右任是革命報人、辛亥元老、詩人、教育家和政治家,曾任 監察院院長凡三十年。處身動還多變的局勢,書法藝術成為他畢生 的追求。他的書法早年從王羲之、趙孟頫入手,其後轉研魏碑,書 風兼具柔美與沉雄的韻致。中年以後,專攻草書,風格雄豪婉麗, 自成一家,時稱「于體」。 是次展覽匯集于氏的優美作品,展品主要精選自于氏後人(包 括其外孫中大校長劉遵義教授)的珍藏。 •「契齋藏拓:商承祚教授家屬捐贈金石拓片」展 覽:二零零五年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二十七日在 文物館西翼覽廳舉行。 商承祚 (1902-1991) ,廣東番禺人,號契齋, 近代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商承祚歷任國內各地 多所著名大學教授,晚年受聘為廣州中山大學教 授。他一生醉心甲骨、青銅、碑石等銘刻文字的 研究,著作等身,收藏亦豐。 文物館獲商教授家屬慷慨捐贈家藏金石拓 片,特舉辦展覽,追慕前賢,並誌銘感。拓片內 容豐富,包括青銅器、畫像磚石、墓誌、碑銘、璽印、陶文、錢幣等。其中以商周青銅器的全 形拓片、西安碑林、李尹桑手拓陶文、東晉王謝墓誌等拓片,尤為罕見難得。 •「素影浮瑩:景德鎮清末民初雕瓷」展覽:二零零五年十月二十八日至二零零六年二月五日文物 館東翼展覽廳舉行。 展覽內容為十九至二十世紀初盛極一時的景德鎮雕瓷藝術,包羅王炳 榮、陳國治、李裕成等大師的作品。雕瓷的特色是在無釉的素瓷,或是施極 薄的透明釉或色釉的瓷器表面,以堆雕、貼花、模印、戮刻等手法,精雕細 鏤花鳥、山水、人物等紋飾。雕瓷主要製成品有筆筒、印泥盒、鎮紙等文 玩,也有香薫、花瓶、掛屏等陳設用瓷,以及當時極之流行的鼻煙壺。展品 精選自海內外公私收藏,主要是苗學禮伉儷和誦先芬室藏品,增益以其他私 人和博物館藏品,包括日內瓦鮑氏東方藝術館和上海博物館的藏品。 文物館並特別邀請江西景德鎮陶瓷館學術總監曹淦源先生、江西景德 鎮陶瓷學院美術系講師孫清華先生和收藏家苗學禮先生,於十月二十九日 以講座、示範及導賞形式,為大眾介紹展品。 簡訊 6 1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