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七年秋‧冬
讓天更藍 雲更白 在混合動力的環保車流行於香港之前,中大已 擁有全港大專院校中獨一無二的電動摩托車 隊,運載物業管理處職員穿梭校園,進行維修 工作。這些摩托車靠本身的充電池行走,完全 不會排放廢氣。此外,目前大部分校巴都符合 歐盟三期和四期排放標準。所謂排放標準,是 對諸如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量設定 的限制。至於少數不符合上述標準的舊校巴, 則裝設了柴油催化器,減少黑煙排放。 為減低車輛流量,大學致力令在校園步行更便 捷。例如,在中央校園的行人如想往新亞書 院,可取道蒙民偉樓直達;而在蒙民偉工程學 大樓的人,則可利用該大樓的升降機,通往中 央校園科學館附近。廖柏偉教授強調︰「二氧 化碳的排放愈少,樹木就愈健康﹔樹木愈茂 盛,二氧化碳便愈少。空氣愈清新,人們便愈 想步行。全部都是環環緊扣,形成良性循環。」 我們的環保成就,贏得政府和環保組織的認 同。儘管聽起來像老生常談,但環保確是人人 有責。因此,當我們苦思如何抵銷上一趟阿姆 斯特丹之旅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時,也不 要忘記出門午膳時要關掉電燈。 中大紙張回收數字統計 每年紙張回收量:320 噸 由此而免遭砍伐的樹木:5,500 棵 上述樹木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36,500 千克 上述樹木每年所釋放氧氣可供應的人數:16,500 人 從造紙過程中節省的能源量:每年1,350 兆瓦時(MWh),足可驅動320台電腦 6 中文大學校刊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