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九年第一期
逸夫書院院務主任簡麗嫦女士(前排右一)說: 「學生比想像中成熟,在每日檢討完畢後,他 們會着院長和我先休息,然後發揮解難潛質和 創意,繼續籌劃翌日的活動細節,直到夜深。目 睹災民的堅強,令我們少了沉重,多了得着;這是一次成長之旅。」 暖意的問候讓四川人感受到外界的關懷,是復康的強心針。誠如沈 祖堯教授(二排右一)告訴學生:「無論幫助範圍是多狹小,即使只 曾把快樂帶給一個人,已達到此行目的。」逸夫書院已決定在2009年 6月再次出發,延續對四川同胞的關懷。 我曾造訪重災區北川 縣城,經過地震和山泥 傾瀉,該地已毀壞不 堪,須另尋覓地方整 體遷移。登山遠眺北川 時,我們遇到兜售天災前 後對比照片的村民。最初,對於災民用自 己的不幸境況來掙錢,我感到突兀不安。 但深思之下,我了解到這雖然有點殘酷, 然確實是一種面對災難自力更生、不希望 倚賴別人的正確態度,是值得尊重的抉 擇。他們賣的照片,也的確能讓探訪者具 體知道災情的嚴重。 林遠東 (護理學四年級生) 5.12地震後的北川全貌 地震前美麗的北川縣城 北川縣城5.12地震前後對照 ’ ‘ 暖意長流 念念歸川 25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