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一零年第二期

新任校長就職典禮   25 沈祖堯教授簡介摘錄 沈 教授深明今天的大學面臨重重 壓力,要在各方面做出可以度量 的成果。社會對大學寄望甚殷, 期待大學在各層面都做出成績,但正如他在 逸夫書院院長就職演講中對學生所指出的, 若只汲汲於爭取世界排名,不管這些排名有 多準確,都很可能有違大學的基本使命─ 教育下一代。他不希望中大變成Harry R. Lewis近作中所形容的一些著名學府那樣, 表現傑出,卻失去靈魂。沈教授心目中的大 學教授應是協助年輕人「尋找價值觀和理 想的導師」,而非只知閉門研究。他深信研 究與教學同樣重要,彼此相輔相成:這正是 他的經驗之談。 Prof. David Parker (原文為英文) 做 學問成功與否,背後還有一個更重要 的關鍵,就是能夠明辨是非,維護真 理。在大是大非的關頭,個人的選擇 就是成與敗的分歧所在。在這一點上,沈教授認 為老師的身教,遠比教室的言教,更為重要。課 程表上可以有倫理學一類的科目,老師可以在教 室中引經據典,大力闡釋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 但是對學生最有影響的往往是老師的一言一行。 以身作則,是沈教授奉為最崇高的教學原則。從 非典爆發,到校園發展和綠化,到處理大學成員 對校政的不同意見,每一件事對沈教授來說都 是一個挑戰,一種衝擊。他常常和同學們談說他 個人處理事件的經驗,有驚有喜;既有危機,也 有轉機。峰迴路轉的實例,對學生來說,是最有 意義的實際教材;和老師切實討論,是最能啟發 的學習良機。 張洪年教授 沈祖堯教授簡介全文載於 www.cuhk.edu.hk/cpr/pressrelease/101216_vc_c.pdf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