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前校長兼諾貝爾獎學人高錕教授特刊 流金灑暖 桂冠生輝

前言 3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教授 因其高瞻遠矚的光導纖維研究, 榮獲瑞典皇家科學院頒授 200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資表揚。 現時與往時 或許都存在於來時, 而來時亦載於往時。 艾略特之《四首四重奏》 高 速互聯網、便宜的長途電話、視像會議 ─沒有高錕教授的玻璃光纖線纜,這些 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通信方式統統不會存在。 不單是我們聯繫的方式因光纖有了翻天覆地的 改革,我們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也因此而改 觀。「觸手可及的信息」、「速遞上門的世界」、 「實時聯繫」—在這些半世紀之前大部分人視 為天方夜譚的夢想裏,高錕預見了未來。隨後數 十年,別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承其餘緒,發展出現 代的網絡。不過,把這份異想天開的禮物送給人 世的,終究是這位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審團冠以 「光之大師」美譽的高錕教授。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