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一二年第二期

26 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一二年第二期 初,科學界翹首以待,到了7月,CERN研究小 組宣布找到理論中預言的希格斯玻色子,全 球為之狂喜雀躍。然而,緊接下來的工作還有 許多。 朱教授解釋說:「CERN的科學家需要測量這種 粒子的不同衰變方式,以確定它是否符合標準 模型中的希格斯粒子,我們要做更多觀察。如果 證明屬實,還要印證一些物理現象。最迫切的 是測試超對稱理論,它預言有所謂『超對稱夥 伴』的新粒子存在,倘若未來幾年找不到有關 的粒子,問題可大了,建基於其上的多種大一統 理論會變得靠不住。如果這些粒子也找到了,就 要測量它們的特性。它們也許是人稱宇宙中的 『暗物質』,了解它們對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十 分重要。」 有「捉鬼敢死隊」之稱的大亞灣中微子振盪實驗合作組,由來自五湖四海的物理學科研人員組成。 靜候幽靈粒子現身 朱教授現在身兼大亞灣中微子振盪實驗國際團 隊香港研究組的首席研究員。實驗共有二百多 位科研人員參與,他們來自中國內地、美國、台 灣、俄羅斯及捷克的三十九所院校。朱教授說: 「中微子是在核反應中產生的不帶電粒子,穿透 力極高,屬於最輕的基本粒子之一。與希格斯粒 子一樣,常常杳無蹤影,難以偵測,故有『幽靈 粒子』或『鬼粒子』的稱號。我們知道,它有輕微 質量,可能是與希格斯粒子產生相互作用時獲 得。發現希格斯粒子證明了標準模型,我們在大 亞灣實驗所研究的課題—中微子振盪,則是標 準模型範疇以外的事物。所以,中微子打開了一 扇希望之窗,讓我們研究標準模型沒有涉及的 領域。」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