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一三年第二期

10 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一三年第二期 為了協調不同部門的學術交流計劃,並促進校外內 組織互相認識和合作,大學在1991年成立學術聯 繫辦事處(後易名為學術交流處)。中大在那時候 開始大力加強國際化工作。謝天懋先生憶述,當年 的校長 高錕 教授和大學領導層其他人員希望快速 擴大雙邊協議,並令我們的國際聯繫更加多元化, 包括更多歐洲、亞洲甚至拉丁美洲的聯繫。他說: 「當時的想法有所轉變,不再只是接收海外國際學 生的『留學』模式,而是變為涵蓋面更廣泛和更多 元化的交流、夥伴合作模式,從而促成更多大學和 書院層面的交流出現……領導層也看到中大需要 擴大與中國大陸和台灣院校的聯繫。」 時至今日,學術交流處已成為校內負責國際聯繫的 部門,協助中大在研究、教學和學習計劃方面,推 動和促進國際化工作,令大學能成為公認的全球 領袖,並培養學生的敏銳文化感應、包容胸襟和全 球視野。為此,學術交流處規劃了雙邊交換學生計 1980年代末高錕教授與國際學生 劃和其他國際教育計劃,與海外大學建立教學、研 究和其他夥伴關係,並協助中大成員在國際學術界 有更多參與。 現時,大學與三十四個國家及地區的三百所院校 簽定了五百二十項交流協議,涵蓋範疇包括研究合 作、教員交流、協作教學和學生境外學習。 除了擴展交流的地區,同樣重要的,是在校園培養 參與世界事務的文化。范瑞欣女士加入學術交流 處已十三年,她留意到學生對赴海外交流的心態 有所改變,「當我剛來時,是要說服學生出國的, 他們不少人只想趕快唸完書,然後賺人生的『第一 桶金』。可是,我們現在已改變了學生的心態,令 他們明白跨國教育的重要性。在本科入學資訊日 來校的中學生跟我們說,他們得知中大有海外交 流計劃,很想參與,這是他們申請入讀中大的原因 之一。」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