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in Offprints(II) Printed with No. 2, 2013

學科課程及課程綱要等’均以賈倫教 藍本’並以本港各工業界領袖所交換之意見爲 凡本校學生主修物理學者’均得副修電子學。俟各 項設備補充以後則所有理科學生有意攻讀電子學者’ 眥可選修。聯合書院擬於一九七0至七一年度設立獨 立之電子學系’惟此事須視今後三年(一九六七至七 〇年)之辦理經驗而定。 本大學經聘定電子學教授一人,在聯合書院授課’ 以求電子學學科得以同時發展。 中國文化硏究所宣告成立 ( 第四卷第二期’一九六七年十一月) 本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業已宣告成立,分設八部 門,計開: ( 一)中國上古史,(二)中國中古史, (三)中國近代史’(四)近代東南亞硏究’(五) 中 國語言及文學’(六)中國哲學及思想史’(七) 現代中國研究及(八)各項特別研究計劃。 該研究所之主要任務,乃就有關中國學術文化問 題 , 着 手進行其硏究計劃 ’且有 數項計劃 ’ 早經開始 進行’至于該研究所之學報,將於一九六八年六月出 版。 該硏究所之設立’乃得力於各方面之資助,而亞洲 協會則慨捐欵項’是資维持至一九六八年中之經費。 至其時’各方之 助,可望源源而來。 該硏究所由大學校長李卓敏博士兼任代所長,以薛 壽生博士爲副所長,並以一學科委員會作顧問機構。 至於編印研究所學報事宜’則另設編輯委員會負責處 理,並提供書稿’以備大學刊行 。 雖然該硏究所所從事者 , 純屬研究工作,但與研究 院之研讀課程’又有相互關係。 本大學新校址 舉行動土典禮 (第四卷第四期,一九六八年一月) 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九日(星期六)上午’天朗氣淸 之際,本大學在新界沙田新校址舉行動土典禮。新址 與崇基學院比鄰’位於沙田山岡之上,俯視吐露港之 海景。 直昇機翺翔天空 ’ 預示港督戴麟趾 爵士 之蒞臨’直 昇機一經降落’港督卽下機’大學校長李卓敏博士趨 前相迎’共乘座駕汽車,馳赴新址奠基塲地。抵步 時 ,大學校董會主席關祖堯博士 ’美國駐 港總領事馬 丁先生’大學校董會副主席兼大學校址籌劃委員會主 席利銘澤博士’及大學建築師司徒 惠講 員等佇 候 ’共 表歡迎。 大學校長李卓敏博士主持典禮,向嘉賓五百餘人發 表簡要之演詞。在座者有本港社會各界名流’港督旋 卽於關祖堯博士、利銘澤博士及司徒惠議員等奉陪之 下,同赴植樹地點植樹一株,並致詞曰:「余今在此 植樹一株,乃所以象徵香港中文大學之新黌舍開始興 建。’繼謂:「中文大學之進展’從此又多一項記 載。興建此一新校舍之工程’本人深望其自今日始, 迅速進行。’隨由英國蘭開夏陛軍步兵團之樂隊鳴號 角’而港督遂與主禮人員相率返回台上。 大學校長李卓敏博士向嘉賓致詞時謂:「本大學是 由香港政府和香港居民所創立的。它所以能夠創立’ 是由於很多人有共同的目標和合作的遠見 」 李博士 又云:「在這裹’我們將想念着高等中文敎育的悠 久歷史’並以發揚偉大的中國傳統文化及其精神爲己 任。’最後卽: 「 本大學是建在山上的’高處的 事物衆目共覩 毋可隱藏起來。讓這間建在山上的大 學’作爲指標吧!我們將以虚懷及勇氣,努力使它向 全世界發出光芒。’ 本大學成立出版部 ( 第四卷第五期,一九六八年二月) 本大學己成立出版部’主理大學出版事宜’以刊行 學術及行政等類書籍。 該出版部主任一職,業經聘請潘光迴博士兼任’由 一月一日起辦公。潘博士現任崇基學院經濟及工商管 理學系兼任講師,並分別擔任本大學校外進修部及香 港大學校外課程部兼任講師。 大學新校址進行敷設水喉管 (第四卷第五期,一九六八年二月) 沙田濾水廠與馬料水之間’現在進行敷設一條長達 二萬七千呎之新水喉管’俾便以食水供應本大學。全 部工程’約需時十閱月’方可完成。 三成員學院 編訂劃一校 曆 (第四卷第六期’一九六八年三月) 中文大學概覽編輯委員會 ’ 於 一月十六日 舉 行會議’通過三成員學院於編訂一九六八至六九 年度之概覧時’應有劃 一 之校曆 。 各學院所編訂之校曆’其實際上課時間, 應有二十四週至二十八週’但上下學期之考試時 間,則不在其內。照此編配時間表時,對於學院 交換教學與學院上課時間之分配’其易處理。是 項提案,係經諮詢各教職員代表後’决定實施。 學生就業輔導處成立 (第四卷第八期,一九六八年五月) 本大學宣稱,久已籌設之就業輔導處,定於 |九六八年五月一 口宣告成立’前所組設之就業 7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