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概況2012–13

第 一 部 大學概述 7 知識轉移 教學、研究及知識轉移為大學的三大支柱,彼此相輔相成。中大的知識轉移 處致力促進大學與企業的協作,從多方面着手,既積極向校外推廣知識轉 移,又藉合約和授權協議,把大學各項科技及非科技的創新思維、研究成果 和發明公諸社會所用。同時,亦進一步提高校內同仁對將研究成果應用於 社會的意識,以及強調經濟收益與社會效益並重並進。 經由大學管理層以至學系的大力推動下,知識轉移理念已植根於校園。 在二零零九至一二年度,知識轉移處努力不懈,增強了教研人員和企業的協同 效應。在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撥款支持下,該處舉辦了多項活動和研討會,持 續推廣校內知識轉移文化,支持資助計劃,包括「知識轉移項目基金」、「專 利申請基金」、「科技及業務發展基金」,以及新增的「專業培訓基金」。 過去三年,獲「知識轉移項目基金」資助的六十三個項目,已將各學科的 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所用,裨益文化、環境和經濟等範疇。「專利申請基金」 的審批程序嚴格,確保資源運用得宜,已撥款支持了三百四十多項專利申請。 知識轉移處並為大學處理及簽訂大量合約和協議,以助教研人員分享知識 和發揮專長,造福本地及國際社會。「科技及業務發展基金」為具備產業化 潛質的研究項目提供種子基金。「專業培訓基金」則鼓勵研究人員參與本地 及海外的知識轉移活動,並與同事分享經驗,從而牽起漣漪效應,推動相關 發展。 展望未來,知識轉移處續會加強大學的知識轉移實力,應對社會需要, 並鼓勵研究人員從國際視野出發,開展全球關注議題的項目,凸顯中文大學 作為一所關顧大學的角色。 財政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資助是大學經費的主要來源,佔總收入百分之 五十二,其次為學費、課程及其他收費收入,約百分之二十三。大學及其成員 書院均擁有專用基金並接受各界捐贈,以作獎學金或研究經費等用途。大學 的經費總收入約六十三億港元。 大學與香港特區政府之間的磋商,經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處理。該委 員會因應大學財政上的需要,向政府提供建議。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