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概況2014-15
第 一 部 大學概述 7 知識轉移 教學、研究及知識轉移為大學的三大核心工作,彼此相輔相成。為簡化研究 及知識轉移的行政工序,使兩者更順暢接軌,以及加強協同效應,研究事務 處和知識轉移處於二零一四年三月一日合併為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研轉 處)。新架構有助培養濃厚的研究氣氛,爭取研究經費,並藉着展示研究成 果的應用,凸顯知識轉移的好處,以利知識創造和轉移。研轉處將繼續促進 大學與企業的夥伴協作,通過校園推廣、合約簽訂和授權協議等,把大學各 項研究的創新思維及發明推出市場,同時強調經濟收益與社會效益的並重 並進。 在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撥款支持下,大學得以持續支持多項資助計劃, 包括「知識轉移項目基金」、「專利申請基金」、「科技及業務發展基金」,以 及「專業培訓基金」。創新科技署新增的撥款,更進一步有利於推廣科技應用 和拓展與業界的協作。 「知識轉移項目基金」至今資助了一百零七個項目。二零一三至一四年 度,有十九個項目獲資助,已將各學科的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所用,裨益社 會、文化、環境和經濟等範疇。研轉處亦為大學處理及簽訂大量合約和協議, 以助教研人員分享知識,發揮所長,造福本地及國際社會。「科技及業務發展 基金」續為具備產業化潛質的項目提供種子基金。「專業培訓基金」則鼓勵教 學人員參與海外的知識轉移活動,如「2014國際生物技術大會暨展覽會」。本 年度知識產權所產生的收益亦創歷來新高,反映大學研究切合業界需要,且 具經濟效益。 現今高瞻遠矚的大學均積極鼓勵學生創業,把他們所學貢獻社會,持續 改善人民生活,中大當然也不例外。校方特於何東夫人堂設立「中大學生創業 前培育中心」,協助有志創業的學生評估其構想的可行性,並支援他們實現理 想。學生創設之企業肩負重要任務,乃是有助大學強化核心工作及提高研究 和發展的效益。 財政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資助是大學經費的主要來源,佔總收入百分之 五十一,其次為學費、課程及其他收費收入,約百分之二十二。大學及其成員 書院均擁有專用基金並接受各界捐贈,以作獎學金或研究經費等用途。大學 的經費總收入約八十六億港元。 大學與香港特區政府之間的磋商,經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處理。該委 員會因應大學財政上的需要,向政府提供建議。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