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通訊第2期

廿年辛苦不尋常 ——綠化校園功臣園地組—— 圃內經常保持大小盆花約二千盆, 每逢重要慶典,更要準備多至三、 四千盆。單是澆水,每天就要三次, 一次就得花上個多小時,工作殊不 輕鬆。園地組更不時需爲校內同事 解決種植花草遇到的問題,甚至義 務替他們照顧及治理有毛病的盆 栽。 春夏之交,校園是蘇菊、海棠、 天竺葵、杜鵑、百合等花卉的天下, 而秋冬之際,主角卻換上了聖誕花、 金鐘、一串紅、芍藥和菊花。如果 大家有留意的話,不難察覺夏季的 盆花,不論是種類或數目,都比冬 季來得少,原因是香港的四季不明 顯,適宜播種的時間只有春秋兩季, 即三、四月和九、十月間。而一盆 花由播種至開花,最少也要三個月, 甚至四個多月。如此推算,六、七 月及十二月至翌年三月該是花開的 日子,而八至十一月則是靑黃不接 之時,因此夏季的花,論種類和數 目就遜色許多。雖說六、七月也是 花開的季節,但那時天氣已開始炎 熱,花兒不耐高溫,很快枯萎。所 以,十二月至三月期間是花兒最怒 放的時間,各位同事應把握這段時 間,多多欣賞那彩色繽紛的盆花, 否則,又要再等好一段日子了。 儘管如此,花圃的同事一直在 努力尋找其他方法,希望校園的花 卉一年四季都是同樣鮮艷奪目。他 們正在試驗一些新品種,又嘗試延 後播種期,現時已有一點成績,估 計在即將來臨的夏天,可增加盆花 的種類和數目。 從童山濯濯到放眼皆綠,游先 生都有參與,校園每吋綠色的地方 都有他的心血,硬要他挑的話,他 最欣賞的還是崇基學院的景致,因 爲那裏發展得最早,先天有泥土、 溪流,風勢較小,所以花木蓊鬱, 特別怡人。他認爲縱使新亞及聯合 書院先天條件不及崇基,但如有足 夠的後天支援,仍可補先天之不足。 所謂後天支援,是指人力和各種器 材。可惜的是園地組的人手始終不 夠,因爲大學面積三百多英畝,而 園地組只得四十多人,不能全面照 顧,更困難的是這四十多人當中, 有些是散工,有些年紀老邁,要把 他們分開幾個小組,各負責盆花、 剪草、種樹、修剪、搬運,另外, 又要派一至兩位員工長駐每個行政 區域,負責打理該區的盆栽花木, 人力實在是捉襟見肘了。本來利用 自動灌溉的設備可彌補人手的短 缺,但是,新亞和聯合書院地勢太 高,水壓不足,而且水源又有限, 很難實行。目前,園地組唯有「集 中火力」,先照顧盆栽,而樹木和 草地,便得靠老天爺多下雨。 使游先生惋惜的,是許多壯實 的松樹,都因染上寄生蟲而相繼死 去。這種病蟲近年橫行香港,連漁 農處也束手無策,若是發現松樹有 此病蟲,便須立即砍掉以防蔓延。 此外,他們亦不再種新的松樹,所 以校園內的松樹眞是「買少見少」。 最近,園地組又有新的任務— 綠化大學的新成員逸夫書院。游先 生預期這項任務會更艱巨,因爲那 裡的風更大,又欠缺泥土,路途遠 而交通工具又不足。但不管怎樣, 相信若干年後,憑着他們的努力, 逸夫書院也會樹木參天,花香四溢。 崇基學生宿舍後面的花圃 溫室内花卉可免風吹雨打 沿大學道及中央道一帶的竹 范克廉樓外面之南洋杉會不斷長高 7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