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通訊第61期

中 大 通 訊 信和樓啓用 本校信和樓啓 用儀式於上月十九 日舉行,由代理港 督陳方安生女士主 持,出席嘉賓包括 信和集團主席黃志 祥先生、大學副監 督簡悅強爵士、校 董會主席利國偉爵 士伉儷等。 信和樓爲崇基 教學樓群重建計劃 第四期,鄰近禮拜 堂,樓高九層,樓面總面積逾五千平 方公尺,教硏設施完備,設有會議 室、實驗室、演講室、課室和辦公 室,供環境硏究中心、心理學系、社 會學系,以及崇基學院院務室等單位 使用。 陳方安生女士 致辭時指出,優秀 人才及基建設施是 香港取得驕人經濟 成就的主要原因, 而政府和社會人士 在人力資源的投資 則至爲重要,可以 協助大學改善教學 設施和促進學術硏 究,培育更多人 才。 高錕校長則表 示,新樓設施將可充分配合本校課程 發展和硏究工作的需求。 本校將新樓命名爲信和樓,乃爲 表揚信和集團歷年對本校的貢獻。該 集團年前捐款二千萬港元,資助本校 的學術發展及校園建設計劃。 兒童心智發展反映文化差異 據人類學者硏究所得,兒童智力 發展上的差異,是由於文化環境不 同,父母敎養方式有異所致。 哈佛大學羅立偉教授表示,在不 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父母,於發掘子 女潛能方面會有不同的選擇,由是引 致兒童智力發展各異。 羅立偉教授譽稱人類發展的硏究 權威,上月以偉倫訪問教授身分到訪 本校,並於三日主持公開講座,講題 爲「論教養——社會心理人類學之探 討」。 羅教授在講座上述說其兒童教養 硏究的結果,並以其在亞洲、非洲及 拉丁美洲實地考察的資料佐證。他指 出,不同文化會鼓吹不同的智能發 展。以計算智力爲例,美國人深信算 術並非人人通曉;中國人和日本人則 認爲人人皆可掌握,亦有必要努力修 習。此文化差異導致美國相對地沒盡 力發展國民的計算智力。 羅教授又引述在中、美、日開展 的另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不論文化背 景,母親的教育程度直接影響她們教 養學前子女的方式——受過教育的母 親像教師般,不斷跟幼兒說話,促使 他們早熟。受過教育的中產父母亦能 以身教如看書報的習慣,讓孩子知道 吸收知識的重要。 羅教授出身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 學,現爲哈佛人類學講座教授,過去 四十年,一直硏究不同文化地區父母 的行爲,以及兒童的發展和成長過 程。 馬克思主義不死 分析馬克思學派鼻祖表示,雖然共 產主義在東歐沒落,但絲毫不影響馬克 思主義的學術地位;而東歐結束共產專 政後,現在如何制訂憲法的決定,會對 未來影響深遠。 埃爾斯特教授上月應本校邀請,以 偉倫訪問教授身分訪港,並於十五日及 十七日舉行公開講座,講題爲「當今的 馬克思主義」及「立憲過程」。 埃爾斯特教授爲芝加哥大學政治科 學及哲學講座教授,兼該校法律學院東 歐憲政硏究中心主任,亦精於歷史、經 濟、社會、心理、法律等學科。 他在首講中表示,共產主義與馬克 思主義的關係千絲萬縷,但前者扭曲人 性,後者則充滿人性,其剝削理論和異 化槪念永垂不朽。馬克思主義在哲學、 經濟和歷史的理論地位是無可置疑的。 他並辨別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的實際分 析的不同之處,認爲視資產階級法權、 正義理論及道德等爲意識形態的是官式 馬克思主義;而馬克思本人在其實際硏 究及寫作中,依然運用社會正義、道德 及平等等標準。 埃爾斯特教授在第二講論述東歐近 期的立憲過程時,提出一連串發人深省 的問題:由誰召開議會?代表如何產 生?議會採納的會議程序如何操縱會議 結果?他們的動機爲何?他們如何影響 將來的選民、法官和政客?最後,他提 出一些建議,力求立憲過程不受其他因 素左右。 第六十一期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3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