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98

學系動態 歴史的契機 陳學霖教授 「學生對老師有期待,老師對學生也 有期待,社會在不同時代對大學師生 有不同要求;如何滿足這些期 望,絕對是我的新挑戰。」歷 史系陳學霖教授說。 陳教授表示,大學 和文學院近年逐漸下放 權責,學系須處理更 多事務,其中以單項 預算最花精力,而其 實際運作仍待同人適 應。另一方面,本科 課程已過渡至三年 制,歷史系會檢討課 程的實施細節。 陳教授一九九二年 加入中大,並出任歷史系系 主任兩年,致力改革本科課 程,俾配合新的學制。卸任後離校 年多,各方面變化都很大,今年再獲委 出長歷史系,他感到需要重新掌握各種情 況。 他認爲能把學系工作做好,而又可 減省行政時間,才算成功;多與同事溝 通,取得共識和合作,是處理系務最有效 的方法。 他的目標是憑現有的人力,推展歷 史系課程更上層樓;成果主要體現於教學 和學術硏究質素。 「在普及大學教育及實施三年學制的 衝擊下,要維持畢業生的學術水平,學系 教師得多花時間輔導學生;系方特在導 修、課業安排,以及課程設計三方面加以 配合,協助學生學習,並減輕教師的工作 壓力。」陳教授續說,歷史系的資源有 限,他會鼓勵學生借助書院的通識科目和 交流計劃,提高本身的學養。 陳教授又透露,歷史系今年起會彈 性調整主修生的必修科目安排,讓他們能 兼修其他學科,而教師也會多加輔導新生 適應大學的學習環境。 他指出,中大歷史系課程涵蓋古今 中外的歷史,且以雙語教學,對學生甚有 裨益。因爲語文可體現不同的文化,以英 文或中文講授歷史,學生的得著便有不 同;而在學習上多接觸中英語文,是學生 改進語文能力的途徑之一,有助他們日後 工作。 學術硏究方面,他主張自由發展, 並指出文科最重要的硏究資源是時間,而 非硏究經費,所以該系今年會否有大型研 究計劃得視乎同事的意願。他解釋,研究 經費只可用以聘請助理找資料,如何消化 資料並寫成論文,都得靠自己,不能由別 人代庖。「事實上,歷史系的硏究工作, 近年來在文學院獲頗高評價。」 該系今年有三位 教師休假,人手緊 張,不過仍然計劃於 明年五月舉辦由台北 聯合報基金會贊助 的「中國考古學硏 討會」,也會繼續 與海峽兩岸的學府 交流,並出版學刊 《史藪》。該系也 會關注九七後中學 歷史課程與大學的國史課程 的銜接,並且考慮開設有需要的新科目。 蔡世彬 學系動態 生理學系 專 研生物體系功能 致力提高敎研效益 黃宜定教授 生理學到底是硏究甚麼的? 「生理學專硏生物及其組成部分的功能,而有關人體 功能及其對環境變化的適應,則忝屬醫學生理學,也就 是醫科生臨牀前期必修的範疇。」生理學系系主任黃宜 定教授解釋。 迅速擴展 黃教授說:「生理學系近年迅速發展,教師數目由 一九八一年創系時的六名增至十五名;他們負責教導醫 科、護理學、藥劑學及生物系人類生物學組的學生。」 「不同學系學生有不同需要,例如醫科生學習治療疾 病之前,必須掌握綜合生理學知識像心血管、呼吸、泌 尿、腸胃、內分泌、生殖及神經等重要系統的功能和運 作,但對人類生物學組的學生來說,則須深入了解各種 器官及系統之聯繫,甚至探討單一器官的變化。」黃教 授解釋說:「因此,我們必須針對學生需要,設計不同 的課程。」 爲確保課程內容能完全符合學科要求和社會需要, 該系與護理學系及生物系保持緊密接觸,還邀請專家協 助檢討課程內容。 協調教研內容差距 生理學自十七世紀發展至今,探討的問題越來越深 入細微,例如了解心臟的功能以後,再要硏究心肌細胞 的具體功能、它們如何受神經遞質調控、通道和細胞信 使在信號傳遞中的作用等等。而分子生物技術的出現, 更使這方面的硏究深入細胞基因。簡而言之,向微觀發 展是當今生理學的趨向。「可是,這對教學卻是利害參 半。」黃教授說:「大家都似乎過分重視細節,而忽略整 體。教師專注於微觀知識,但本科生要求的是宏觀知 識,形成差距。」 他正設法把這差距拉近,第一步是讓年輕教師了解 學生必先具備整體知識,而非專科硏究資料;其次是針 對學生需要及社會改變,簡化課程內容。 嚴重缺乏教研空間 雖然該系教師及學生人數以倍數增長,但辦公地方 和實驗室卻一直未有增加,嚴重影響教硏工作。黃教授 說:「我也明白這是各學系均遇到的問題,然而對我們 來說,實已到達不能容忍的程度。我們要在其中一個實 驗室騰出空間,劃分成三間教師辦公室;學生又沒有地 方存放雜物,書包只好堆放在實驗室,阻塞通道,構成 危險。招聘教師時,應徵者看到辦公室及實驗室之擠迫 情況便卻步,不利學系的發展。」 動物飼養室將於明年遷離李卓敏基本醫學大樓,部 分騰出之地方會分配給該系,以應燃眉之急。 提高教研效益 黃教授表示,按照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指引,該 系師生人數在未來三年不會大幅增長;該系的發展亦以 達至最大成本效益爲前提。舉例說,過去系內教師研究 興趣分散,現在則有策略地集中硏究外分泌、心血管及 神經生理學。「我們希望能在這三個領域脱穎而出,躋 身國際之林。」 至於教學,各種課程將會重新編排和簡化,以學生 爲重,用更多時間幫助學生消化所學的知識,使他們成 爲解決問題的能手。 生理學系設有哲學碩士及博士課程,但後者近年越 來越少人報讀。黃教授說:「也許是博士生出路狹窄所 致。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我正硏究如何增強對研究 生的訓練,和使更多人認識本系,以吸引硏究生。從事 硏究的學生是未來世界的創造者,對他們的訓練是我系 的重點工作。」 陳偉珠 中大通訊 3 第九十八期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四日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