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112

香港亞太研究所新 書 《中國經濟改革中的國營企業女工——管理控制與企業依賴 的轉化》 此書作者 爲本校社會學系博士硏究生平萍女士,她以廣州兩家國營企業女 工爲硏究對象,揭示了中國經濟改革前後的管理控制和女工對企業依賴的轉 化。硏究發現,即使在改革以前,女工的制度性依賴已 經是雙重的——即在依賴企業的同時,也須依賴家庭。 改革後,女工受到家庭經濟狀況、自身市場能力、網絡 資本及企業效益幾種因素組合的影響,分化出三種依賴 類型:家庭、企業、市場。硏究結果質疑海外有關的硏 究忽略了性別因素,並爲社會主義父權的文獻提供制度 性的分析角度。 國際統一書號962-441-058-5,平裝本,六十六頁, 三十港元。 《公民意識與民族終同——後過渡期香港人的經驗》 此書由香港亞太硏究所硏究統籌員王家英博士撰寫。 他運用電話調查的方法,探討後過渡期香港市民的公民意識 和民族認同狀況,並檢視了兩者的關係。結果發現:市民對 公民權利和責任頗有認識,並特別重視自由;對自己的能力 和民主選舉相當肯定,但對政治人物和政治現狀的感覺卻是 無奈和負面的;他們頗關注時事,但對具體的政治參與卻有 點兒裹足不前。至於民族認同方面,他們一方面肯定中國歷 史文化,願意幫助中國的發展,加強對中國的認識,而且支 持香港回歸中國;另一方面卻對中國政府和中國的政治狀況 有所保留,並傾向以香港本位來給中國定位。這複雜的圖像多少說明,香港市民 有著強於「民族認同」而弱於「國家認同」的態度。此外,本地公民意識與民族認同 的關係十分微妙:香港市民的自由意識、自主意識和對香港政治的不滿,或多或 少對他們的民族認同構成負面的影響,但他們沒有全面否定民族認同,還強調香 港應加強國家民族敎育。這顯示香港公民意識的發展,並未使市民產生困惑,他 們反而以更理性和更務實的眼光看待國家民族問題。 國際統一書號962-441-063-1,平裝本,三十頁,三十港元。 社 會 科 學 院 組 團 訪 京 滬 社會科學院院長周健林敎授於 五月中率領六人訪問團,往訪京滬 之主要院校,探討如何在現有的交 流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社會科學研 究的合作層次。 是次訪問為期七天,訪問團成 員包括政治與行政學講座敎授兼大 學服務中心主任關信基敎授、地理 系黃鈞堯敎授、經濟學系崔啓源敎 授、學術交流處(國内部)主任倫熾 標博士及社會科學院院務室主任羅 景熙先生。他們訪問了上海社會科 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 學及中國社會科學院。 訪問團到訪上海社會科學院,左起第五人爲該院副院長左學金博士。 首次組團訪問 周健林教授(中)與上海交通大學潘永華副校長(右)交流 社會科學院各學系和內 地學術機構素有聯繫,與對 口科系的交流,更是頻密。 隨 著 中 國 發 展 市 場 導 向 經 濟,衍生許多複雜的社會問 題,以科系爲本的合作交流 未必能對問題作全面性的硏 究 , 而 跨 學 科 合 作 結 合 力 量,正有助認識和解決此等 問題。社會科學院遂組團北 訪,以了解內地和香港學術 機構跨學科合作的可行性。 兩地合作互相啓發 儘管兩地制度及情勢不同,但都面 對共通的民生問題如人口增長和老化、 住屋需求、敎育質素、經濟發展及環境 保護、社會福利等。 「兩地院校合作可互相啓發幫助。」 周敎授說:「內地的院校熟悉當地情況, 研究人才眾多,有利推行大型硏究和洞 悉 一些 不 爲 我 們 察 覺 的課 題 。 至於中 大,因較早吸收西方社會科學理論,在 掌握、運用,進而批判這些理論在中國 社會的適用性方面富有經驗。」他相信集 中大與內地院校之長,從宏觀及跨學科 角度來硏究社會問題,不但可擴闊學術 視野,更有助兩地政府制訂政策,以改 善人文環境的質素,達致運用社會科學 硏究成果於社會民生的目標。 内地院校反應積極 周敎授強調此行屬初探性質,旨在 了解內地院校對跨學科及跨校合作的看 法,並不刻意即時達成具體合作計劃。 令訪問團喜出望外的是,有關院校反應 極佳,初步達成的共識有三:(一)院校 之間將經常合辦硏討會,交流社科敎硏 新知,提升合作層面。(二)各社會科學 院院長每年舉行會議,商討來年合作的 細節如科硏項目、硏討會主題、學術交 流活動及敎師培訓等。(三)北京大學、 上海社會科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建議 就社會科學硏究方法論加強合作,對社 會科學理論方法的適用性作反思、總結 和前瞻。 此外,復旦大學有意硏究新發展地 區所引致的心理和社會影響,對香港的 經驗極感興趣;上海社會科學院有意加 強與中大合作硏究新建成高速公路與民 生的關係;交通大學開設社會科學課程 不久,希望中大能提供發展經驗,協助 培 訓 敎 師 ; 人 民 大 學 雖 較 著 重 理 科 科 目,但也計劃提高學生對廣義社會科學 的認識,尤其是有關社會、失業及醫療 保障等課題;北京大學明年慶祝建校百 年紀念,提出與本校社會科學院合辦硏 討會,探討「七• 一」後內地和香港的經 濟和社會現象。 訪問成果將寫成報告,呈交社會科 學院院務會屬下之執行委員會跟進。 周敎授表示社會科學院樂意擔任合 作伙伴角色,替內地院校收集意見及協 辦活動。他更補充,內地一些院校已答 允積極提供社會科學硏究資料予本校大 學服務中心,又提出了不少有關敎師培 訓、博士生訓練及其他非社會科學課題 的意見,他會把意見轉告校內有關部門 如敎育學院和香港亞太硏究所。他又構 思聯同校內其他學院,加強與內地院校 的合作,並準備明年再組團北上訪問。 陳偉珠 中大通訊 3 第一壹二期 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九日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