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143

開發新一代互聯網 提升香港資訊中心地位 本校與海峽兩岸及美國的學術機構上月十九日簽署合作備忘 錄,攜手發展高速互聯網基建,以促進多媒體資訊交換及數碼圖書 館的應用技術發 展。香港特別行 政區資訊科技及 廣播局局長鄺其 志出席簽署儀式 並致辭。 訊息工程學 系許如藝教授表 示,市民目前使 用的互聯網是在 二十年前完成的 實驗網絡。實驗網絡變為商業網絡後,科學家再也不能在該網絡上 做實驗,也就無法令互聯網更高速及具有更多功能。因此,美國國 家科學基金數年前發起高速網絡實驗計劃 STAR TAP ,發展新一代互 聯網。參與計劃者須使用 T3( 容量為 45 Mbps) 連線,由於香港對外連 線仍未提升至 T3 ,故未能參與計劃。台灣及新加坡早已使用 T3 連 線,亦已加入美國的研究計劃,香港在這方面的資訊科技發展明顯 落後。 這項由中大發起的四地合作計劃,合作伙伴為華南理工大學、 台灣中央研究院及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將可令香港和內地快些加 入高速互聯網實驗計劃。根據協議,本校和華南理工大學將與台灣 中央研究院連接起來,香港的資訊收發會利用台灣與美國的連線作 中繼,待香港與美國的高速連線建立後,這些資訊的傳送就不需以 台灣為中繼站。 為促進這個網絡的發展,簽約四方會積極開拓數碼圖書館的科 研及技術發展,例如在網絡上放入資訊及數碼圖書館的內容以開發 應用技術。它們又會協助推動四地的多媒體及數碼圖書館的應用’ 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發展一個可供兩岸三地和美國使用的多語言 平台。 許教授說,數碼圖書館的主要功能是促進四地的文化交流,如 把旅遊錄像、藝術電影及音樂上網,透過高素質的視像傳送各地的 文化,更可把課程上網,讓大家分享。 本校一直積極推動香港發展為互聯網中心。工程學院最近獲工 業署資助,設立 CyberLibrary ,以提供一個公開平台,作高頻寬多媒 體資訊提取及交換之用。圖書館、博物館、廣播界、出版社等都可 利用這個平台,傳播及交換資訊。這將協助香港成為亞洲主要的互 聯網中心及內地互聯網的主要通道。 副校長金耀基教授(右)致送紀念品予鄺其志局長 翻譯在香港硏討會 翻譯系上月十八 至十九日假祖堯堂舉 辦「翻譯在香港:回 顧、現況與前瞻」學術 研討會,討論課題涉 及香港的翻譯歷史、 昔日的翻譯人物、翻 譯教學、翻譯研究、 翻譯理論、翻譯學會、翻譯研究中心、專門翻譯、傳譯、資訊科技 與翻譯,以至機器翻譯。與會者包括香港七所專上院校翻譯課程的 教授及政府的語文事務和法律草擬官員。 市民對居港權裁決的看法 本校的民意調查顯示,市民對終審庭就港人 內地所生子女的居港權裁決內容的認識嚴重不 足,並非常擔憂裁決帶來的影響,六成市民對香 港前景的信心因而下降。 社會科學院和香港亞太研究所於三月初以電 話調查市民對裁決的看法,並於三月十一日向外 公布。 調查顯示,六成半市民認同裁決是香港司法 獨立的表現,但亦有六成六市民認為裁決是錯誤 的,因為它可能導致大批內地人士來港,造成社 會壓力。當「維持司法獨立」和「社會及經濟發展」 兩者產生衝突時,五成半市民傾向以後者為重。 對於特區政府要求終審庭澄清部分判詞的舉動,七成市民認為終審庭所作的澄清並沒有改變原來的 裁決,但有近半數市民認為「終審庭的澄清損害了香港的司法獨立」。受訪者另就終審庭事件,對特區政 府、中央政府、終審庭和港區人大代表給予評分,結果特區政府和港區人大代表皆不及格。 該項調查由社會科學院院長周健林教授和新聞與傳播學系陳文教授主持,由香港亞太研究所以電話 隨機方式進行,成功訪問了九百五十四名市民。周教授表示,是次調查是該院探討終審庭裁決之影響的 第一步,該院未來數月還會探討的相關課題包括傳播媒介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大批內地人士來港對本 地勞動市場及就業前景的衝擊,他們來港對特區政府的運作和資源分配以至對家庭制度和兒童成長的影 響,以及未來城市規劃和房屋發展的方向。參與計劃的教師十多人,來自建築學系、經濟學系、政治與 行政學系、新聞與傳播學系、心理學系及社會工作學系。這是該院首個跨學系的合作研究計劃,由社會 科學院院務室協助行政統籌。 少女病態追求苖條體型 心理學系的調查發現,本港大多數少女迷戀 苗條體型,並普遍有病態的飲食行為,情況令人 憂慮。 梁耀堅教授調查訪問了四千六百多名年齡由 十二至十八歲的中學女生,了解她們的飲食行為 及對體型的看法。結果顯示,這些少女雖然已較 西方同齡少女的體型纖瘦,但仍然十分著緊自己 的體重:八成四受訪者會介懷自己的體重及外 型,三成四同意苗條身裁對女性是十分重要的, 三成三相信如果她們瘦一點會有較高的自我評 價,三成一表示極度擔心體重上升,一成三體重 已低於標準者仍然想減肥。她們減輕體重的方法 包括過度運動(四成九)、節食或禁食(兩成八)、 扣喉(百分之三)和使用瀉藥(百成之二)。 少女對體重的介懷程度及展現的病態飲食行 為,在十二至十五歲內急速增加,然後維持不 變。受訪少女中有卅二人出現了類似暴食症病人 的飲食模式,四人有厭食症的徵狀,三百七十九 人有其他的病態飲食行為。 梁教授說,要防止這種不良飮食行為擴散, 必須讓少女對體重及體型有正確的認識,以及了 解健康飲食和適當運動對保持健康的重要。 精神病兒童未獲妥善照顧 精神科學系的研究發現,大部分患有精神病的兒童未能及早獲得診斷和接受專科治療,家長、教育 及醫療人員須對此提高警覺。研究亦發現,香港的兒童精神病服務未能有效針對問題,而其服務形式及 範圍均須改進。 研究主持黎以菁教授表示,調查對象是首次到李嘉誠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診所就診的病童(年齡在十 七歲以下),三年內共有五百一十一人,七成為男童。病童平均在九點二歲被轉介接受治療,其中一成六 就讀幼稚園、五成四小學、兩成三中學,另百分之七沒有上學;逾半病童來自藍領家庭。 轉介來源主要為威爾斯親王醫院其他部門、教育署/學校,以及普通科醫生。轉介自這三個來源的 兒童,在年齡、性別及社會經濟背景都沒有顯著差別,與整體比較亦相近。但在家庭背景方面,轉介自 教育署及醫院的兒童明顯較惡劣,來自離婚或分居家庭的人數比由普通科醫生轉介者多出五倍,而在父 母婚姻關係惡劣、患有精神病或嚴重疾病等方面亦多出兩至三倍。 被轉介的兒童多是情緒受困擾,並有破壞性行為,而不少是在問題出現了一段頗長時間後才獲轉介, 其中一個延誤原因是學校和教育署的輔導機制及轉介程序漫長。獲轉介的兒童中,五分一病發已逾五年。 黎教授說,這些結果說明若病童的家庭背景較穩定,家人能較早察覺孩子出了問題,延醫診治,所 受的影響會較輕。若兒童的精神問題未能及早診治,病情便會惡化,也可能延續到成年階段。 她又指出,本港兒童精神病的發病率約為一成六至兩成,其中逾八成是情緒病及破壞性行為,生理 問題如自閉及智力遲緩只佔很小的比例。但只有少數情緒病及具破壞性行為的病童得到精神專科的治療。 中大通訊 1 第一四三期 一九九九年四月四日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