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153

Information in this section can only  be accessed with CWEM password .   若要瀏覽本部分的資料, 請須輸 入 中大校園電子郵件密碼 。 4 No. 153 4th November 1999 CUHK Newsletter 三語教學 下世紀的香港教育模式 香港素有中英雙語的教育傳統,回 歸後可否加入普通話,增加官方 語言的數目呢?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亞洲語言文 學系余靄芹教授表示,從本地政治、社 會的角度來看,是無此必要,但從全球 性社會的角度來看,這可以起積極作 用。香港已享雙語之利,此優點為中國 其他地區所無,只要香港能培訓或輸入 高素質的語言教師,應進一步考慮三語 之利,並讓兒童在幼稚園階段便開始學 習普通話和英語。 余教授為國際知名語言學家,現任 國際中國語言學會會長。她的研究領域 廣泛,計有方言(語法、語音)、語法(古 代、現代)、語言變化、語言類型學、區 域語言學和田野調查。代表作有《漢語方 言比較語法》、《雷州方言》、《廣州音韻》 和《漢語語法結構》等。 余教授上月應邀以「王澤森一新法書 院語文教育訪問教授」身分訪問本校,並 於廿六日在蒙民偉樓主持公開講座,談 論「邁進二十一世紀的香港語言教育」。 香港居民是由一 主幹民族(說廣州話 的廣東人)組成,但 其他籍貫的居民一般 也能操廣州話,故以 廣州話為教育媒介似 乎是理所當然的。余 教授指出,從盧森堡 的三語(盧森堡語、 法語、德語)教育和 加拿大蒙特利爾針對 猶太人而設的多語 (希伯來語、法語、 英語)學校等經驗評 價,同時使用兩種非母語為教育媒介, 對母語的習得和對學科(數學、自然科 學、社會科學)的習得均無不良影響。她 又以本身所接觸的案例說明,生長於雙 外語或雙方言家庭的孩子,能操多種語 言之餘,也能說流利的母語,兼且能在 不同場合自如地以相應的語言應對和交 談。總括歐美多國以多語為教育媒介的 國家的成功教育模式,加上香港多年雙 語教育的豐富經驗,余教授相信香港可 以推行三語教育,這有助香港適應廿一 世紀國際環境的需要。 大學生政治意識薄弱 社會科學院公布該院新生問卷調查 第二部分的結果,顯示學生自感 對政治認知不足,但仍會關心政治。 五成多受訪學生認同「政治是複雜 的,一般人不容易明白」,比率較去年的 為高;對「政治是黑暗和污穢的,盡可能 不要介入」的講法,則有過半數受訪者不 認同。近半學生否定「選舉投票的社會影 響力有限」;卻有七成半學生表示即使有 機會,都不願意當特首。 在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上,約三成半 學生同意「若為社會整體的好處,個人利 益可以被犧牲」的講法,並有一半人不認 為「權利應置於義務之上」。社會科學院 由此推斷,該院學生重視社會的「大 我」。 另外,五成六受訪者認為香港的發 展前景並不悲觀,這看法比去年大幅攀 升,可能跟社會整體經濟改善了有關。 本校逾千種書籍 假三聯書店展出 逾千種由本校出版的書籍,現於中 環域多利皇后街九號三聯書店展 覽廳公開展出,展期至本月廿一日 止。 是次展覽由中文大學出版社與三聯 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合辦,以中國文化 及中港研究、教育、社會及自然科學、 醫學等題材的書籍為主,另以電腦示範 使用《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及《中國出 土簡牘及帛書電腦資料庫》。參展單位有 中文大學出版社、香港亞太研究所、中 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中國考古藝術 研究中心、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翻譯研究中心、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音 樂系、崇基學院、新亞書院等;參加展 銷的單位則有亞太工商研究所、建築學 系、翻譯系、聯合書院、新雅中國語文 研習所、漢達資料庫中心及香港教育研 究所。 展覽開幕酒會於十月廿九日舉行, 由中文大學出版社社長陸國燊博士及三 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總編輯 趙斌先生主禮,出席嘉賓來自學術、文 化及教育界。 此外,主辦單位為配合書展,更與 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合辦中醫藥講座之「涼 茶與保健」,探討廣東人飲用涼茶的歷 史,涼茶的成分,三冬茶的臨床觀察, 以及在香港採摘草藥的經驗。講座將於 本月六日在中環干諾道中二百號信德中 心中華文化促進中心舉行,講者包括中 大中醫學院院長江潤祥教授、廣州中醫 藥大學方劑學教授兼中大中醫學院客座 教授梁頌名教授,以及徐國樑中醫師。 留座請致電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二五 五九四九零四)。 Personali a • 人 事 動 態 ‧ P e r s o n a l i a • 人 事 動 態 ‧ P e r s o n a l i a • 人 事 動 態 • P e r s o n a l i a • 人 事 動 態 • P e r s o n a l i a • 人 事 動 態 ‧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