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153

校長的話 全校的光榮 李國章校長説,敎資會在全港八所大專院校都進行 了管理檢討,他從該會先後發表的各份檢討報吿以及 一份總評本地院校管理措施的文件(未公開)所得出的結 論,就是中大的管理做得最好,他感到非常開心。 「小組的所有報吿在措詞上都頗客氣,對院校都 沒有甚麼嚴厲批評,但在字裡行間,大家都看到小組 對中大的稱讚是最多,認為中大的管理最優良。這實 有賴敎職員的努力,能上下溝通,知道彼此的困難所 在,共同克服。」 報吿也特別稱讚李國章校長對大學的領導是清晰 而明確,並能在「行政主導」與「協商眾議」之間取得平 衡 , 令 人 印 象 深 刻 。 李 校 長 説 : 「 報 吿 雖 有 點 名 稱 讚,但我覺得它並不是稱讚個人,而是在稱讚中大。 要是敎職員不接受校長的領導和表現,何來敎資會這 個結論呢?這種側面稱讚,其實反映了中大現在取得 的成績是同人一起合作的結果,是全校的光榮。」 李校長更認為中大協商眾議的傳統和中大人對大學 的強烈認同感,與中大的歷史發展有關。李校長説: 「中大自創立以來,便顯示了自己的獨立性和理想,譬 如我們收生時要求學生的中英文皆良好,這是當年殖 民地政府所不主張的;又譬如在資源分配上,中大並 非常常得到公平對待,幸而我們能齊心合力,並確信 和堅持大學的理想,一起跨越了許多困境,從中增進 了內部的團結和諒解——這是中大的寶貴資產。」 全面的讚揚 敎資會的報告高度讚揚中大的各種管理措施,包 括清晰明確、由上而下又由下而上的規劃程序;透明 靈活而能激勵表現的資源分配方法;極為精簡而具良 好服務文化的行政架構;廣泛而有效的評審及績效監 察機制;清晰明確的匯報架構及問責渠道;強調物有 所值的管理效率檢討;以及涵蓋性強、使用率高的資 訊科技應用等等。其中會不會有一兩項是令李校長感 到特別欣慰的?「令我最感欣慰的,就是我們的整體 表現是所有院校中最優異的。」他笑説。 也有看法不同之處 至於報吿所提出的某些改善建議,李校長有下面 的看法: 學院院長的產生方法 報吿建議中大考慮委任全職的學院院長,取代現 行的選任兼職制。李校長的理解是,小組把大學與商 業機構並比,認為校長等於公司的行政總裁,由他委 任高層要員,便可帶動和推行行政總裁的目標,小組 深信這是廿一世紀大學應走的管理路向。李校長對此 不敢苟同,他説:「大學與商業機構是不同的,以商 業 手 段 管 治 大 學 是 行 不 通 的 。 因為(一)大學的成敗不可以盈 利多寡來量度。(二)敎師是大 學 的 主 要 組 成 部 分 , 敎 師 要 創 造 知 識 , 就 先 要 有 自 由 發 展 的 空 間 , 大 學 不 應 勉 求 一 致 性 , 否 則 , 便 會 扼 殺 創 意 , 這 與 特 區 政 府 現 在 的 敎 育 改 革 路 向 和 發 展 資 訊 科 技 的 路 向 也 不 相 符。」 他進一步解釋説:「校務一律由中央管理當然最方 便,但校長一言堂便會演化為獨裁;如果管理層全由 選舉產生,在管理上又會有困難。中大現在走的中間 路線最符合大學的利益。我們的系主任是委任的,但 他們卻受民選的學院院長管束,敎師不滿系主任的表 現時,大可向院長申訴。我們要讓敎師明白他們的院 務是自治的,不是由外人來管理的。 「行政與計劃委員會已討論過這項建議,校方的立 場是由各學院的敎師自行決定繼續用選任的方法產生 院長,還是由委任產生。各學院的院長產生方法大可 不同,但無論如何,這方面的任何轉變,一定是從下 而上,校方不會採取主動。」 鼓勵創意的研究策略 小 組 發 現 中 大 敎 研 人 員 雖 對 整 體 的 研 究 策 略 存 有 共識,但校方卻缺乏記載大學整體研究策略的正式文 件。李校長則指出,研究策略明確訂定下來,敎師便 會失去探討學術的自由空間,不能開展自己想鑽研的 研究課題。「今天資訊科技合潮流,明天可能不一樣 了。我認為大學不應有從上而下指定的研究方向,研 究課題一定要由敎師自己決定,某些研究雖不合現在 的潮流,但難保不會在五年或十年後吃香起來。」 報吿又稱「小組並不完全理解中大要維持所有餘下 的卓越學科領域計劃的整體理據」,李校長表示,校方 早前選出廿四個領域為中大的卓越學科,其中八個獲 敎資會接納(更有兩個名列敎資會首次撥款支持的全港 三大卓越學科領域)。「這是中大自定的廿四個強項, 不 必 由 外 人 確 認 , 這 些 項 目 是 配 合 將 來 社 會 發 展 所 需,校方是不會放棄的。 「證諸歷史,中大用私人捐款開展的項目,許多 現已成為吃香或符合香港發展利益的項目。例如中大 廿七年前已投放資源研究中藥;三、四年前已開始籌 備酒店管理課程,為香港以至亞太區培訓酒店業高層 管理人才;又比方政府現在非常著緊的資訊科技,我 們在九一年設立工程學院時,已朝這路向發展,在科 技 轉 移 方 面 我 們 也 是 快 人 一 步 。 這 一 切 都 不 必 政 府 指 導 的 , 我 們 一早下了功夫,現在便見成效。」 校舍分配 報 吿 提 出 中 大 可 更 靈 活 地 分 配 校 舍 用 地 。 李 校 長 則 説 , 根 據 敎 資 會 另 外 一 份 即 將 公 布 的 調 查 報 告 顯 示 , 按 敎 資 會 的 方 程 式 計 算 , 中 大 現 行 的 校 舍 總 面 積 , 比 標 準 的 少 了 百 分 之 廿 七 。 中 大 工 程 學 大 樓 第 二 期 發 展 計 劃 , 研 究 生 宿 舍 翻 新 工 裎 和 臨 床 醫 學 大 樓 的擴展工程現在又給擱置下來, 校方根本無計可施,「試問七個壺 蓋如何能蓋十個壺呢?」 尋找校外資源 而 報 吿 在 讃 揚 中 大 在 爭 取 非 政 府 資 源 的 表 現 之 餘 , 也 建 議 中 大 繼 續 發 揮 這 方 面 的 優 勢 。 李 校 長 指 出,中大在這方面是幹得頗出色的。「單計去年中央 所爭取到的捐款及其他資助已超過兩億元,而四所書 院 在 籌 款 方 面 也 很 有 成 績 。 可 是 , 現 在 經 濟 仍 未 暢 旺,籌款並不容易;況且,中國內地開放之後,競爭 更大。人家捐一百萬元予內地的院校,已可取得一幢 大樓的命名權,那何必捐給香港的大學?相同的捐款 可能連一個課室的命名權也取不到。」他強調,雖然 如此,校方定會悉力以赴,因為政府撥款給予大學的 趨勢是有減無加。 敎職員可以幫忙嗎?「可以的。」李校長説,中大 許多研究成果對社會有貢獻,但外面的人未必知道, 原因是敎師通常比較低調,最怕自吹自擂。要是他們 能多些向社會人士解釋研究成果對社會的貢獻,讓多 些人了解中大一直在服務社會,中大會更易取得善長 的支持。 感謝所有同人 總結敎資會的管理檢討成效,李國章校長認為中大 的最大得益是建立了強而有力的可信性,「政府和敎資 會應可放心撥款予善用資源和具高管理效率的中大。」 「我十分感謝所有參與是次檢討的同事,他們花 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去應付,而且表現突出;對於沒有 直接參與的同事,我是同樣的感激,正如先前所説, 這是大學整體的光榮,是他們日常的工作確保了中大 的妥善管理。」 中大通訊 CUHK NEWSLETTER 網址 website http://www.cuhk.edu.hk/puo/ 1.本刊逢四日及十九日出版。 2. 來函或投稿請寄沙田香港中文大學秘書處出版事務處《中大通訊》 編輯部(電話 2609 8584 ,傳真 2603 6864 ,電 郵 pub2@uab.msmail . cuhk.edu.hk )。 3. 投稿者須附真實姓名、地址及聯絡電話,文章則可用筆名發表。 4. 編輯有權刪改及決定是否刊登來稿,不欲稿件被刪者請預先聲明。 5. 本刊所載文章只反映作者之觀點和意見,並不代表校方或本刊立 場。 6. 所有內容未經編者書面准許,不得轉載。 7. 本刊每期發行三千八百份,免費供校內教職員索閱,部分郵寄本地 教育機構及與大學有關人士。私人索閱,請致函本刊查詢。 1. The Newsletter is published on the 4th and 19th of each month. 2. All contributions and suggestions should be sent to the Editor, CUHK Newsletter, Publication Office, University Secretari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el. 2609 8584; fax. 2603 6864; e-mail pub2@uab.msmail.cuhk.edu.hk ). 3. Contributions should bear the writer's name and contact telephone number, and may be published under pseudonyms. No anonymous letters will be published. 4. The Editor reserves the right to reject contributions and to edit all articles without notice for reasons of clarity, length or grammar. Those who do not want to have their articles amended should indicate clearly in writing. 5.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e CUHK Newsletter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are not necessarily those of the University or the Editor. 6. No part of this newsletter may be reproduced without the written consent of the Editor. 7. This publication has a circulation of 3,800 and is primarily intended for staff members of CUHK. Copies are also sent to loca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individuals assoc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Those who wish to be included on the mailing list please contact the Newsletter direct. 截稿日期 Deadlines for Contributions 期數 Issue no. 出版日期 Issue date 截稿日期 Deadline for contributions 154 19.11.1999 2.11.1999 155 4.12.1999 17.11.1999 156 19.12.1999 3.12.1999 157 4.1.2000 15.12.1999 158 19.1.2000 4.1.2000 159 19.2.2000 26.1.2000 160 4.3.2000 17.2.2000 161 19.3.2000 2.3.2000 162 4.4.2000 20.3.2000 163 19.4.2000 30.3.2000 164 4.5.2000 13.4.2000 165 19.5.2000 3.5.2000 166 4.6.2000 18.5.2000 167 19.6.2000 2.6.2000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事務處出版 編輯:梁其汝 助理編輯:蔡世彬 李琪 陳偉珠 製作:林綺媚 Published by the Publication Offic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ditor: Amy K.Y. Leung Assistant Editors: Piera Chen, Lawrence Choi Graphic Designer: Ada Lam 印刷:鮑思高印刷有限公司 Printing: Don Bosco Printing Co. Ltd. 中大通訊 第一五三期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四日 2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