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196

經歷三十年風雨 兩幢建築物齊變身 繼續履行各自任務 保健醫療中心和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皆於一九七一年落成啟用,亦同於去年 以新的面貌繼續履行它們的任務。前者由大學斥資一千五百萬港元翻新, 後者因政府收地而遷新居。 保健醫療中心 保健醫療中心經過八個月的重修工 程後,終可讓保健處於去年十一月五日 遷回大本營,為大學員生提供更佳的醫 療及健康教育服務。 保健處處長彭國雄醫生說:「保健 醫療中心於一九七一年落成啟用,至今 已三十年,損耗在所難免,近年出現的 維修問題亦愈趨嚴重,加上時代轉變, 員生對該處的服務要求也提高了不 少。」彭醫生遂趁該兩層高建築物去年 春開展大型修繕工程之便,重新規劃其 間隔,並更新和加添設備。 中心現在從外觀到內籠,都予人耳 目一新的感覺。新的外牆是混有花崗岩 碎的飾面塗料,其粗糙、樸實的質感, 與原來的清水牆接近。地下入口處依然 用作診所的接待處,但趨時的裝修,加 上對上的二樓外牆改用了玻璃,陽光遍 灑,使候診室也明亮起來;而位於樓上 的牙科接待處也不再面壁,給人開揚舒 泰的感覺。 這種寬敞舒適也見諸診症室。彭醫 生指出,現在的診症室都有充分的自然 光,可使人放鬆心情,有助提高醫生的 工作效率,亦緩和病人對病情的焦慮。 「我們又把七間診症室集中在入口 處一帶,既可減少病人在中心內走動, 也可節省候診地方,而我們的工作也更 有效率。」彭醫生接續說:「所有診症室 都標準化了,面積相若外,醫療設備齊 全,可望改善服務素質。」 類似的改動,隨處可見,例如改用 密集式文件櫃集中存放病歷,以盡量利 用空間,節省工作人員找尋病歷的時 間。配藥房添置了新式的儲藥櫃,並與 藥品倉庫相連,方便提取、保管和補充 藥物。位於二樓的健康教育室添置了先 進的視聽器材,以便舉行講座和工作 坊。而騰出的空間則加設了會議室和升 降機。 肉眼難以察覺的是新建立的訊息系 統。彭醫生透露,中心重修時特別鋪設 了電腦線路,而第一期的訊息系統工程 已啟用,大學員生現在憑「中大通」登 記,便可使用醫療服務,並可從接待處 的特大顯示屏,知道輪候情況。第二期 工程可望於今年上半年完成,屆時會提 供網上登記及預約服務。待整個系統完 成後,醫生的處方會直接輸送到配藥 房,以提高服務水平,而病歷也會儲存 於獨立的電腦庫,方便翻查之餘,保證 不會外洩。 海洋科學研究中心 生物系海洋科學硏究中心座落校園 東廓,原址於一九七一年建成,並先後 於一九七九及八七年擴建,去年二月則 遷到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旁邊的新居, 繼續其硏究及教學工作。 中心主任胡應劭教授說,由於原址 位處政府一條新規劃的公路之上,所以 需要搬遷,將土地交還政府。政府則按 一貫的收地政策,補回面積相若的土 地,又負責新址的建築,並承擔所有設 計及建築費用。 胡教授指出,舊中心只有一層,樓 宇和設備已經十分陳舊,整體的教硏環 境其實不甚理想。他們趁是次「迫遷」及 重建,參與設計合乎實際需要的樓宇, 增添了不少新設施如淨化海水的紫外光 殺菌及生物過濾系統,從而改善中心的 教硏條件。 新中心樓高三層,設備新穎,共有 大小實驗室五個,各裝置了風櫃、沖身 花灑、自動灑水系統等安全設施。除增 闢會議室外,又加設了快艇放置室。胡 教授說:「中心的快艇過去是露天放置 的,有一次給颱風刮到樹上去了,損失 不菲。」所以,他們在新址預留了室內 空間,供存放快艇。「快艇要利用汽車 拖動,才能出海或上岸。由於舊址的下 水滑道太短而快艇卻很重,容易引致汽 車損壞,所以新址 的下水滑道加長 了,而且添置了新 型拖架,現在出海 方便多了。」 新址解決了很 多問題,卻又帶來 兩大困擾。胡教授 說:「雖然中心的 可用面積多了,教硏設備也較過去完 善,但承建商的水準卻不敢恭維。地台 不平之餘,窗戶與牆壁之間又有縫 隙……去年夏天連場大雨,中心便到處 滲水,幸未造成嚴重損失。政府應承進 行維修,但工程至今仍未完成。」 另方面,毗鄰的科學園建築工程如 火如荼,各種大型車輛不斷穿梭往來, 「可是,馬路卻沒有行人道,學生到中 心上課,經常出現人車爭路的情況,險 象橫生,我們只能囑咐學生加倍小心。 相信要待科學園落成後,這裡的交通才 會有所改善。」 蔡世彬 、 陳偉珠 胡應劭教授 新的下水滑道 快艇可放置在室內 沖身花灑 所 有 實 驗 室 都 裝 置 了 風 櫃 中心用作實驗的海水先經室外的密封沉澱池(左上圖)處理,然後輸送到天台的沙池,通過紫 外光殺菌系統(左下圖),再經過養殖池的紫外光殺菌及生物過濾系統(右圖),才能使用。 中心部分養殖池置於室外 中大通訊 第一九六期 二零零二年一月十九日 2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