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224

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 公布治 SARS 心得 • 分 三 個 階 段 治 理 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累積了治療非典型肺炎的臨床經驗及藥物治療心得,把病情 劃分為三個階段,採取不同的方法治理。 該系許樹昌教授解釋,非典型肺炎有高度傳染性,能於短時間內導致多人受感染 及死亡。根據其病情發展及藥物治療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發病後的第一個星期,病毒會不停地複製。大部分病人會發高燒、發 冷、肌肉酸痛及乾咳,但肺部受損程度較輕,約兩成患者會肚瀉。在這個階段,利巴 韋林是主要的治療藥物。若患者四十八小時後仍未能退燒,便須加入低劑量的類固醇 醫治。 第二階段是發燒後的第五至七天,病人肺部受損情況轉趨嚴重,會再次發高燒, 有些更出現呼吸衰竭,故須增加類固醇的劑量,以減輕肺部受損的情況。若治療反應 不佳,便會採用血清治療,將康復者含有抗體的血清注入病人體內,對抗病毒;亦可 選用免疫球蛋白,調節病人的免疫系統。 第三階段是發病後的第三個星期,約九成患者會逐漸康復。 許教授表示,整體來說,約兩成四的患者需接受深切治療,一成五需依賴儀器幫 助呼吸,而死亡率接近百分之十。 • 血 清 治 療 該系又積極研究血清治療,並於 三月底開始臨床使用,證實能提高康 復率,七成的早期用者,更於廿二天 內康復出院。 該系鄭彥銘教授指出,利巴韋林 及類固醇是治療非典型肺炎的第一線 藥物,但當患者對藥物的反應欠佳, 肺部陰影增多,需要大量氧氣協助呼 吸時,便有需要使用血清治療。 醫生會先從非典型肺炎康復者身 上提取含有抗體的血清,經化驗證實 不含肝炎及愛滋病等病毒後,再將血 清注入患者體內,對抗病毒。患者發病後的七至十四日,是病毒高速生長的階段,此 時最適宜使用血清治療,以抗體殺死病毒及抑制其生長,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越早 使用血清治療,康復機會越高。 現時,威爾斯親王醫院約有七十名康復者自願捐出血清。每人只需捐出六百至一 千立方厘米的血漿,便可使三至五名病人受惠。該院收集的血清亦分發予聯合、大埔 那打素、瑪麗及瑪嘉烈等醫院使用。 一名 SARS 康復者捐血抗炎 其他抗炎工作簡報 • 臨 床 工 作 及 科 學 研 究 •自澳門出現首宗 SARS 病例以來,醫學院一直為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山頂醫院) 提供臨床診斷及治療的意見,更於五月廿九日與該院舉行視像會議,交流在感 染控制、臨床病徵及最新治療方法等方面的經驗,並討論澳門的 SARS 病例。 出席視像會議的本校代表為鍾尚志教授(醫學院院長)、霍泰輝教授(醫學院副院 長)、吳浩強教授(遠程醫療中心主任)、談兆麟教授(微生物學系教授)、許樹昌 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呼吸科主管)和鄭彥銘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血液 科主管)。仁伯爵綜合醫院方面則有十一名代表出席,包括院長李展潤醫生。李 醫生亦為澳門衛生局代局長。 • 社 會 關 懷 及 服 務 .中醫學院醫師於五月十七日為沙田帝堡城業主及住戶主講中醫防炎。 .中醫學院林志秀教授於五月三十一日在 「SARS—— 中、西醫對疫症防治的思考」 研討會中闡述中醫的觀點。 .中醫學院參與深水埗長者事務工作小組主辦的防炎活動,於五月三十一日為該 區長者提供義診及防炎藥包。 .那打素護理學院於五月十六至廿一日,為大埔區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及家長主持 健康常識講座,並解答有關量度體溫、佩戴口罩及手套的問題。港台電視節目 《抗逆新年代》於六月一日晚上七時在亞洲電視本港台播出活動的片段。講座屬 「復學篇:家校合作齊抗炎」計劃的一部分,由「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幼兒 保健部」及「大埔區學前教育園長會」合辦。 市民防炎意識仍強 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及生物統計學中心三月下旬開始監察市民對 SARS 的看法和 有關的預防行為,首六次的調查結果已於四月初公布。第二輪五次隨機電話調 查分別於四月及五月進行,受訪者包括八百多名十八至六十歲的香港市民。 中心主任劉德輝教授上月二十七日在醫學院深造中心公布第二輪調查結果,並歸 納為以下五點: (一)市民開始覺得疫情受到控制,對害怕和憂慮受感染的情況業已緩和,亦逐漸回 復正常生活(如外出、到人多的地方、讓孩子上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二)市民仍然覺得內地是高危地區,並減少到內地。 (三)市民沒有因為疫情改善而放鬆個人的衛生預防行為,仍然戴口罩,勤洗手和消 毒家居等。市民似乎已有和病毒在較長時間共存的心理準備。 (四)只有少數市民滿意政府處理非典型肺炎的表現。 (五)市民的精神和活力逐漸恢復。 五市大學生對 SARS 風險的認知 市場學系賈建民教授於四月底至五月 中在香港、北京、廣州、上海和成 都抽樣調查八百三十七名大學生,探討 各城市大學生對 SARS 風險認知和行為反 應的差異,以及公眾對 SARS 高風險意識 的構成因素和各種誤解。 結果顯示︰ •在談及 SARS 時,內地大學生首先聯想 到的是死亡,然後是隔離、傳染和口 罩。香港的大學生則首先聯想到口 罩,然後是醫護人員、淘大花園和死 亡。 •五個城市的受訪者( 7 5 - 9 3 % )都把 SARS 看成是未來一年威脅人民生命安 全的頭號大敵,擔心它會捲土重來; 而愛滋病則是未來十年威脅社會的頭 號大敵。 •各地的受訪者都普遍高估自己感染 SARS 和感染後死亡的機會。 •女性比男性感知的風險和威脅要大, 也受到更大的心理衝擊,使她們有更 多的過度反應(如洗手更頻密)。 •政府公布的新增個案數目、新增死亡 人數和新增治癒人數最能影響公眾對 SARS 風險的評估。另外,公眾最關注 的,是與本身有關的資訊,例如所認 識的人之中以及所在的學習和生活環 境有無患者。 •使公眾對 SARS 產生恐懼心理的來源有 三類:一是 SARS 病毒可快速致命及傳 染力強。二是對 SARS 的不確定性感 受,包括病毒的潛伏期、致病原因不 清楚、治療效果不明確以及未知有否 後遺症等。三是各種環境因素的影 響,包括傳媒的報導、戴口罩人數 等。 • SARS 給大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影 響,特別是香港(67%)和北京(57%)。 • 在 內 地 的 四 個 城 市 , 有 少 部 分 人 (10.3-16.3%)對未來生活和工作的信心 降低了,一部分人(32.6-48.4%)認為自 己處理風險的能力加強了。香港大學 生信心降低的人數比例最多(51.2%), 自認處理風險能力提高的人數比例最 少(28.3%),對當地未來社會經濟發展 前景抱樂觀態度的人數比例亦最小 (37.8%) 。 • 大 學 生 戴 口 罩 比 例 最 高 的 為 香 港 ( 9 6 % ),最多大學生喝中藥抗炎的是 成都( 7 2 % )。內地大學生在過去一段 時間減少與其他人的接觸,方法是減 少互訪、聚會等(74-80%),避免乘搭 公共交通工具(73-95%),減少購物及 外出用膳(81-92%)。 •廣州的大學生對當地政府公布的疫情 資料的信任度最低(27.9%)。絕大部分 的受訪者都表示理解政府所採取的強 制性措施,尤以香港( 9 3 . 7 % )和北京 ( 8 2 % )的大學生為然。上海有最高比 例的受訪者認為當地政府對 SARS 的控 制措施是有效的(71.5%)。 賈建民教授表示, SARS 疫情在各地 已逐漸消退,各級政府都在準備一系列 的經濟重建活動。調查顯示, SARS 使內 地和香港的民眾在心理和信心上受到不 同程度的打擊,政府的重建和推廣工作 不應僅僅是經濟上的,還要包括恢復市 民心理健康和重建民眾的信心。 環校步行籌款 六十多名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校友和學生等,上月十八日冒雨參加在中大校園舉 行的環校步行 籌款,共籌得六萬三 千餘元,援助受非典 型肺炎影響的家庭。 環校步行籌款由 商管碩士課程的學生 發起和籌辦,並得到 中大工商管理碩士課 程校友會的協助和商 學院的全力支持。步 行起點為崇基學院, 路線涵蓋四所書院, 全程共六千五百米。 2 第二二四期 二零零三年六月十九日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