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234

四 十 周 年 校 慶 音 樂 會 騰歡聲徹‧眾樂諧和 四十周年校慶重點 節目「騰歡聲徹•眾樂 諧和」校慶音樂會,本 月十一日晚上八時假香 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 行,由校內外出色音樂 家和合唱團攜手以音樂 慶賀大學成立四十周 年。 音樂會以羅炳良教 授的《康靖前奏曲》世 界首演揭開序幕,接著 由駐校藝術家吳美樂博 士鋼琴獨奏《柏格里尼 主題狂想曲》。 貝多芬舉世知名的《快樂頌》令音樂會推向高潮,逾二百人的歌詠團 由中大學生會學生合唱團、崇基合唱團及香港聖樂團組成,擔任獨唱的女 低音史韶韻及男高音譚宇良為本校音樂系畢業生,而女高音徐慧及男低音 戴志誠( Derek Anthony) 則為該系聲樂導師。 音樂會指揮羅炳良教授、陳永華教授及官美如小姐,以至演出樂隊香 港小交響樂團部分樂手皆為中大校友。 (左起)音樂系系主任兼音樂會指揮陳永華教授接待岑才生先 生、李福善博士和金耀基校長 校慶活動 「中國古代案頭文玩」展覽 日期:一月十七日至五月二日 地點:文物館西翼展覽廳 文具,或文房器具,早已成為中國傳統文人的文玩珍藏、心靈 寄託,標識著他們的學識修養、文化品位。案頭文玩即使看似 微末輕巧,往往蘊藉深刻的人文精神,積澱豐厚的文化內涵。展品精選自私人珍藏及文物館藏品,包 括筆、墨、硯、筆筒、紙鎮、硯屏,以至古琴、奇石、青銅器等。 請上網( http://www.cuhk.edu.hk/40thanniversary) 查閱最新資訊。 中國現況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國研究服務中心本月六至七 日在利黃瑤璧樓舉行「中國現況」國 際學術研討會,誌慶大學四十周 年。這是近數十年來規模最龐大的 中國研究會議,與會者逾六十人, 來自十七個國家與地區,代表了四 十年來三代的中國研究者。他們在 會上就中國二十年來各領域的發展 提出真知灼見。 研討會有十三個議題,分別討 論蛻變中的中國、中國與世界、法 制、政治發展、區域發展、兩岸關 係、文化大革命、農村政治與社 會、農村經濟、經濟、勞動力、教 育與科技,以及家庭與社會。 會議由香港亞太研究所南中國硏究計劃及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贊助,並由金耀基 校長主持開幕禮。 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原稱大學服務中心,於 一九六三年成立,為研究中國的西方學者服 務,一九八八年併入本校,服務對象亦擴展至 兩岸三地和亞洲的學者。 辛世文敎授當選中工院院士 生物講座教授辛世文教 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為 本校首名中工院院士。 辛教授對獲選感到「分 外高興。因為這不是自己主 動參選的,而是由內地同行 提名的。還有,我已接近退 休年齡,在事業末段時,仍 獲此榮譽,特別值得珍惜。 對中大來說,有成員獲此榮 譽也是一樁美事。」 辛教授在拓展農業生物技術上成就輝煌,早於一九八零年便成功克隆 菜豆儲藏蛋白 phaseolin 基因並發現其含有內含子,其後率先利用基因導 入技術,把種子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含量顯著提高三成,更 克隆了與 Bt toxin 有不同抗蟲機制的基因 Arcelin ,為植物分子育種提供 了新的抗蟲基因。而他的巴西豆蛋白基因研究,引起世界對轉基因食物致 敏的認識及關切。 辛教授曾任夏威夷大學植物分子生理學系正教授,一九九五年加入中 大服務。他說:「如果自己長時間在外國工作,未必會獲此榮譽。正因回 到母校從事教研,能與內地學術界建立密切的關係,自己的研究才獲廣泛 的認識和認同。」 辛教授一九九九年獲教育資助委員會卓越學科領域研究撥款三千八百 八十萬元,領導一支擁有二十個實驗室的跨院校研究隊伍,鑽研「植物與 真菌生物科技」。 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最高稱號,每兩年增選一 次,二零零三年的選舉結果於本月五日公布,香港只有兩名科學家當選。 全港合計只有三名中工院院士。 魏軍城教授居論文引用榜前列 數學系魏軍城教 授位列一九九三至二 零零三年世界數學家 論文引用次數最高的 前五十名之內。除魏 教授外,榜上只有另 一名學者是來自亞洲 區的大學。 這項排名是根據 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 的科學引用文獻索引及五千九百份世界權威科 學技術刊物設定。科學引用文獻索引不但是有 用的研究參考工具,也是學術成就的指標。魏 教授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一九九五年加 入本校服務。 魏教授的主要研究是非線性偏微分方程, 特別是由物理和生物科學衍生的方程式。生物 學的一個重要課題是如何以數學模式去解釋自 然界的各種圖案,例如貝殼、魚和斑馬的斑點 或條紋。過去二十年,科學家利用標準的線性 偏微分方程只可以預測線性或有規律的圖案。 魏教授和他的研究隊伍則使用精密細緻的非線 性微分方程,有系統地處理非線性圖案,並圓 滿解釋了一、兩個空間的非線性圖案,成為這 個研究課題的權威。他們的研究為純數學及應 用數學研究提供新方向,也吸引更多研究人員 繼續鑽研。 魏教授另一項研究是物料科學的數學理 論,尤其著重大塊共聚物的形態學。大塊共聚 物是一種柔軟的合成物質,擁有特殊的機械 學、電學、光學,以及離子和屏障的性質,有 廣泛的工商業應用價值,可用於軟身發泡膠、 膠帶、瀝青混合劑。魏教授以數學模型解釋大 塊共聚物的特性,有助製造具備抗高溫和低溫 韌性的熱塑性彈性體、容易黏貼而價廉的封箱 膠紙,以及有特殊表面的醫療植入物。 1 第二三四期 二 零 零 四 年 一 月 十 九 日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