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341
4 No. 341, 19.8.2009 但人人都在辛勤勞作。村民待我們非常熱情,時常向我 們提供他們珍貴的飲料——啤酒。 當我們進行入戶調查時,常常被狂吠的狗追趕,而大部 分的狗都沒有注射狂犬病疫苗。實際上,如果資源允許 的話,很多最基本的公共衞生措施可以立即開展,我們 可以帶來醫療志願者和公共衞生學生來滿足這一需求。 從公共衞生保護的角度,也許給狗打狂犬病疫苗是首要 工作! 夜眺星空 回歸自然 由於災情廣泛、資源匱乏,所以評估工作爭分奪秒。有 一天,在金沙江流域最遠的村莊工作後,我們不得不在 入夜時分長途跋涉返回駐地營帳。我 們必須在漆黑的夜晚,僅憑藉手電筒 所發出的一點微弱光線,穿越一段長 約一百米既陡峭且沙質鬆散的山坡, 到岸邊上船。稍停下來,沙粒便會淹 沒到我們的腰部,因此,在坡度達六十度的沙坡上,我 們必須全速前進。 最終我們雖然回到船上,但經過十四小時的調查工作、 被凶猛的狗追趕、忍受饑餓,我們也筋疲力盡至不想說 話。最糟糕的是,我們知道在未來五天都無法洗澡。此 刻,我們只想回到營帳,去享受那些美味無比的即食麫 和沙丁魚罐頭,但一想到離家是如此遙遠,又不免感到 一絲沮喪。 然而,平靜下來,靜謐如光一般包裹着我們。江畔的星 光下,微風吹過,江水濺到我們沾滿沙子和泥漿的臉 上。這也許是我們一生中一次難得的如此親近自然的旅 程。 編者按:2008年8月,四川南部攀枝花市發生六點一級地震。今年3月,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 學院人道主義公共衞生評估小組得到「無止橋慈善基金」的協助,由組長陳英凝教授領導造訪 金沙江流域受影響的地區,評估以少數民族為主村莊的公共衞生需要。在這長江其中一個源頭 的上游,村莊星羅散布,交通落後。陳英凝教授為《通訊》讀者親自筆錄了這一趟心靈之旅。 Editor’s note: Last August, a devastating earthquake measuring 6.1 on the Richter scale hit Panzhihua in southern Sichuan. In March this year,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u Zhi Qiao (Bridge to China) Charitable Foundation, th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Primary Care (SPHPC) Humanitarian Public Health Assessment Team visited the affected area around Jinshajiang. The study site covered a dozen villages, inhabited mainly by ethnic minority groups, that are sparse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upstream of Jinshajiang — one of the sourc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is article was authored by Prof. Chan Ying-yang Emily, leader of the SPHPC Assessment Team. 深入蜀南 探索被遺忘的災區 Less Travelled, More Memorable 我 們從雲南省昆明市出發,在崇山峻嶺和彎曲江流 的陪伴下,在顛簸崎嶇的公路上驅車十八小時, 才抵達第一個村莊。最遠的村莊,則需要再花四十分鐘 乘坐快艇逆江而上,還要走一段艱苦的山路。這裏距離 城市是如此遠,不僅手機,連我們起行前剛剛租下的衞 星電話都失去了信號。 大自然的力量使大部分村莊被碎石掩埋——有些村莊已 不復存在。即使地震已經過去了六個月,我們發現有 75%的家庭,還居住在殘垣斷壁中。一些家庭居住在簡 陋帳篷裏,旁邊就是房屋坍塌下來的碎磚和木屑。 缺乏常識 危機處處 公共衞生危機充斥着整個地區。儘管地震的傷害情况和 死亡率與其他災害相似,但是公共衞生卻存在嚴重隱 患。初步調查發現居民缺乏衞生常識,消化道疾病和寄 生蟲病的患病率很高。這區家庭月入少於三百元人民 幣,就醫相對非常昂貴,即使是常見病與多發病,也會 成為家庭的沉重負擔。 啤酒瓶、污水、家禽和動物糞便在房子裏到處都是。孩 子光着脚在玻璃渣、碎瓦片和鏽鐵釘上跑來跑去。另 外,隨處可見昆蟲屍體浮在水上,水質相當惡劣。人們 在室內抽煙、做飯,狹小的窗戶只能流進少量的新鮮空 氣。 壯丁領軍 全民齊心 中國大部分農村人口由老弱病殘組成,年輕人則離開 家園,前往城市尋找更好的生活;但這裏則有很多精 壯人口因失業返回村莊。白天,他們成為了重建的主 力軍,婦女則負責清理房屋殘骸,小孩子奔跑嬉戲, 老人家就承擔起攪拌水泥和後勤工作。重建儘管很慢, 評估小組成員(左起):公共衞生碩 士兼讀課程學生洪磯正醫生、 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研究助理 梁美心、助理教授陳英凝教授, 以及導師翁家俊。 Members of the team(from left): Dr. Kevin Hung (part-time student of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Programme), Miss Joyce Leung (research assistant of SPHPC), Prof. Chan Ying-yang Emily (assistant professor of SPHPC) and Mr. Tony Yung (instructor of SPHPC).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