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二零年第二期
44 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二零年第二期 皆大歡喜 英格蘭華威郡八十一歲老翁威廉莎士比亞是英國接種 新冠疫苗第二人,與莎翁同籍同名的他,激發網民改 寫文豪名句,如將劇名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馴悍 記》)改為「 The Taming of the Flu 」(「馴寒記」)。由 沉吟生死,哈姆雷特變為思慮接不接種疫苗(或許都 關乎生死);最後網民讓抑鬱王子決定,「忍受針刺 與抗原的暴虐,更為高尚」( ’twa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needle and antigens of outrageous fortune )。 字裏人間 日日見的「前所未見」 隨着疫潮爆發,「前所未見」( unprecedented )等套 語亦氾濫媒體。《彭博》一篇評論指,濫用「前所 未見」不但煩擾,而且遺害無窮,因為它「為公司與 政客提供辯解,開脫責任,遇到好事,則用來誇大 其辭」。 安能辨我是雄雌? 名詞有性別之分的語言,如羅曼語群的語言權威機構 紛紛裁定疫症詞彙的性別。法蘭西學院裁定法語中, 病毒是陽性,引起的疾病為陰性;西班牙皇家語言學 院同樣將疾病定為陰性。意大利翡冷翠的秕糠學會 認為疾病雖屬陰性,但以陽性或陰性界定均可接受, 「疾病被廣泛認定為陽性,現在改變已太遲」。 Le Covid-19 La Covid-19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