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二零年第二期

且行且珍惜—疫下中大人 5 黃念欣 的說話行止,不疾不徐,淡然的眉眼下, 是個有要求的性情女子。手捧詩書、受古今作 品薰陶的文學老師,碰上網教會有甚麼火花? 「就是害怕所有火花都沒有了。當初知道要長 期在網上授課,相當震撼。像一位教授半開玩 笑說,我們是否要變成網紅了?」學生在線多 不開視訊,對着一個個小黑屏,很多教師難以 投入,在黃念欣眼中卻另有好處:「集中更容 易了。以前學生在座位交流,會讓我分心, 現在他們會用私訊交談,也會在聊天室提 問題。」文科生內斂慢熱,不慣發問,但網課 後提問與回應多了,交流冷靜地熾熱。 比前優勝的,還有出席率。課業考試疊來的 學期中後,學生仍幾乎全部到齊。 「這有點出乎意料。雖然是網上,我想大家 仍惦念定時定候一同上課,這種共同感— 『我和大家一起,在同一時間聽了同樣的一 課』很重要。網課也令我們懷念實體課、更珍 惜上課。」宅教歲月,教她念念不忘的,是人 的情味與聲音:「很珍惜學生的聲音。靜了 一堂,臨走他們有人會開螢幕,說句老師再 見、多謝老師。第一次發現原來『拜拜』這樣 好聽。」 言為心聲,形象也是心畫,反映人有多看重 自己。黃念欣講課會打一盞小燈,讓同學看清 面貌。談起有些入鏡角度奇怪、燈光暗淡,讓 面容看起來很陰沉的學生,作為學系輔導老師 的她,好氣又好笑,有時還會多口勸勸他們︰ 「平日明明是個陽光少女或大好青年嘛,如必 須開鏡頭,可否把電腦墊高一點,或者坐到較 光的地方呢?」接着又語重心長地補充:「鏡 頭也是一種語言,表達大家想在別人心中留下 的印象。」 疫症橫行的時刻,黃念欣對教育有深沉的思考 和了悟。「教育是甚麼?錄影內容可否取代 教育?我覺得不可以,那種實感是無法取代 的。」她說。「但實感不只來自老師,也來自 學生,每個學生有不同的困難與理想。如果說 疫情期間網課尚算成功可行,其實少不得每一 位同學的努力與諒解,不抱怨地繼續前行。作 為老師,在疫情裏,我很想感謝所有同學。」 在寧靜的校園裏,黃念欣始終想念同在的 溫度。她以本科畢業論文課為例子說:「這 是七八個人一同經歷的戰爭,面對面可互相 扶持、互相施壓、說服甚至指責,」她淡淡 一笑。「能量很強勁,是網課無法取代的。」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