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二零年第二期

且行且珍惜—疫下中大人 7 Yerlan Turtayev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二年級生 剛下課的 Yerlan ,下午四時準時上Zoom接受 訪問。他身處的一邊,是哈薩克的悠閒午後, 氣溫零下十五度;這邊廂,時近初冬的香港秋 色如許,日落西山的時分,微風帶着焦熱, 偶爾吹過。在潔白素淨的家,雪國少年穿着深 藍連帽外套,舒適愜意,令人絲毫不覺外面的 冰冷。「哈薩克氣候嚴寒,但我習慣了。這是 我出生的地方。」說話輕聲、舉止斯文的他, 寧謐雙眼上長着一副粗眉。刻苦與志氣,不用 多說,早被歲月之手鐫刻在面容上。 一年級完結後的5和6月,他訂機票回國, 兩次都因疫情無法成行。終於在10月,十九 歲男孩經歷三十二小時旅程,趕在延誤班機的 漫長冬季前回家,為媽媽慶祝生日。他坦言滿 意用Zoom上課:「我習慣了。教育是知識的 傳遞。透過Zoom我得到很優質的教育。」唯 一不理想的,是自律。老師和同學不在,壓力 減少,動力也消失了。「一兩個月後,我發現 如果不自律,沒可能有好成績。」他面紅尷尬 笑道。 滯留的歲月裏,那並非餐風宿露的日子。他獲 所屬的晨興書院安排宿位,度過在港夏日。 「我不覺得孤單,因為大學有很多說俄語的同 學,在書院也有不同國家的朋友。」限聚令放 寬的短暫時光,他會去大學體育中心健身、 跟朋友打籃球,放鬆的同時,恪守防疫規則。 生命逸出計劃,家人敦促Yerlan善用時間, 找機會運用所學。他想起在一年級主修分配講 座跟他傾談過的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 劉達銘 ,遂寫信給他,詢問工作機會。教授 記得他,很快回覆並邀請他參與再生園翻新 計劃。就這樣,他找到在港第一份暑期工, 成為學生助理,負責連接建造再生園弧形牆的 機械人,使它們能互相溝通—再生園全由 機械人建築,不經人手。 在外國,不少人覺得防疫限制難以忍受,長於 苦寒之地的少年,卻對大學的社交距離措施欣 然接納:「積極參與社會很重要,但要顧及 他人。我們對自己和他人也有責任。」他嚴正 說着,展現不符年紀的成熟,但下一秒望出窗 外的神情,出賣了他: 「太陽出來,到處都是雪,」他興奮說道。 「我多麼想到外面玩耍。」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