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二零年第一期
見之遠 務之實—中大大灣區之路 19 「那種經驗真是大開眼界。」他這樣形容: 「首先,香港和大灣區的行事作風其實大相 逕庭,『適應』和『變通』,變得前所未有的 重要。」 他接着舉例:2021年10月28日舉辦的「粵港 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暨香港中文大學大灣區發 展成果研討會」,是中大與各界分享其大灣 區工作成果的盛事。大會邀請的嘉賓有來自 大灣區各市的政府官員、創新和科技先驅、 學術界人士,都是積極參與國家發展的。 可是,在籌備論壇的過程中,他碰到了幾個小 波折。 「論壇舉行前約一星期,我們收到通知,大灣 區政府人員出現了巨大變動,當中包括數位獲 邀在論壇致辭的嘉賓。因此,我們必須立刻聯 絡新上任的人員,並重新編排活動流程。 「香港辦事講求一板一眼,與大灣區人員共 事則不同,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 你定要善於應變,把意外視為意料中事; 也必須預期計劃會在最後一分鐘變更,要隨 時敏捷回應。」 除了靈活變通,陳教授還強調開放思想, 能「改變心態」,同樣至為重要。 「我曾負責籌組一項跨境學習活動,帶領 中大的學生到廣州的藥厰和研究中心,讓 他們試試在大灣區暑期實習。」他承認學生 應徵這些實習崗位時曾有猶豫,「然而,到 他們開始了實習,原本的疑慮和擔憂便一掃 而空。那些起初反應冷淡的甚至在實習結束 時告訴我,他們覺得太精彩了,日後再有這樣 的機會的話,肯定會多試一次。 「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為學生創造機會, 讓他們離開自己的安全地帶,邁出第一步。 別怕做發起改變的一群。片言隻字的鼓舞, 足以令任何人遠闖天下。」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