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二三年第二期

10 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二三年第二期 科技由構思、實驗、應用至化為成品的整個過程, 並作為臨床前測試、練習和培訓的平台。 趙教授強調,在專科範疇取得「用家」的第一身意 見,對於一項新技術是否能真正產業化是非常重 要。「醫生擁有豐富臨床經驗,能夠提出現行醫療 科技問題及改良方向,而工程師則擁有改良機械 的技術,可就醫生提出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最後 由醫生作為用家去驗證方法是否可行。在推動手 術機械人技術研發和臨床應用之間,有大片空白, 正好由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填補。」 歐教授補充一站式平台的重要性:「它讓外科醫生 展示動物或遺體結構,這樣,工程師就能研發更安 全和有效的工具,供外科醫生使用。」 中心亦與本地及國內外一流大學聯繫緊密。趙教授 說:「我們的合作夥伴包括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倫敦帝國學院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與眾不同 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的混合手術室配備了磁 力共振掃描及機械人輔助C臂X 射線成像系統 (Artis Zeego)儀器,可在手術機械人介入治療研 發期間提供實時的術中醫學成像。此設備專門為 研發新型手術機械人及醫療設備而設,透過活體 動物和屍體實驗作臨床前評估,全亞洲只此獨有。 過去三年,逾70名研究員和用家在醫療機械人創新 技術中心開展研究和工作,當中包括近30名工程師 及來自中大外科學系的20名外科醫生。 夢想成真 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與初創企業康諾思騰攜 手將研發成果轉化落地。康諾思騰研發的「Sentire 思騰手術機械人」,是迄今香港自主研發最複雜的 機械輔助手術平台。經過多年的研究、評估、修 改、於動物和屍體反覆密集測試,以及模擬手術, 該平台於2022年8月進入臨床測試。中心的研究團 隊協助康諾思騰完成密集的動物和屍體測試,讓該 平台順利推進人體臨床試驗。 在中心的研究團隊助力下,該平台至今已在威爾斯 親王醫院完成30多宗臨床試驗手術,包括前列腺 切除術、大腸切除手術、裂孔疝修補及胃底折疊術 等,效果良好,沒有病人不適。其中大腸切除手術, 更在一小時內完成,與以往傳統的腹腔切開手術要 花上數小時,有天淵之別。 趙教授以外科醫生用家的身分談用後感:「就效果 和功能而言,我看不到現有的機械人手術平台與我 們研發的有甚麼分別,但是,我們卻能大幅降低手 術平台的成本。」 習近平主席2022年來港出席香港回歸25周年慶典, 百忙中抽空參觀中心與康諾思騰共同研發成果, 了解手術機械人的發展。今年4月,國務院港澳辦主 任夏寶龍先生訪港,也特地到訪中心。 夏主任聽過趙教授和歐教授的簡介後,更試行操 作腔內多尺度機械人平台。「夏主任對香港能自主 研發尖端的手術機械平台感到興奮,還鼓勵我們 研發更多不同醫療機械人,讓本地、大灣區,以至 全國病人受惠,」歐教授說。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