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二三年第二期
不一樣的世界 AI與機械人重塑人類生活 23 改寫未來工作模式 我們經常跑出去與 工業領袖見面,香港 的、大灣區的也有, 了解其需要。當我們 看到有潛在需求,便 會開發技術並計劃 作商業化。 劉雲輝教授 香港物流機械人 研究中心主任 “ ” 致動器,大幅改善了外骨骼的可控煞停效能,同時 減少能量消耗。 廖教授團隊正在調查客戶的需求,同時改進他們 已開始的兩款設計,計劃在2025年為不同的市場 開發一系列的新式外骨骼產品。 未來的機械人 展望未來,劉教授說,研究中心會繼續鞏固其作為 機械人技術開發者的地位,擴大其初創企業的客 源。另外,中心亦會開發服務機械人,以滿足香港 重要經濟支柱的服務業的需要。 中心已着力研究如何讓機械人執行在餐廳遞餐、 在酒店房間疊被等工作。中心正和企業商討合作 機會,找出適合服務機械人運作的場景。 劉教授又相信,機械人將會走進家居:「可能20年 後,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個機械人,幫忙做很多家務, 如吸塵掃地、清潔、做飯等,普遍程度如私家車。」 但他相信,機械人不會完全取代人類。「人的肌肉 是獨特的,輕盈但爆炸力強,目前仍沒有材料能讓 機械人產生同樣的效果。」 「怎樣定義未來的機械人,怎樣研發機械人的核 心技術,是我們不斷思考的問題。」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