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二三年第二期
應用於教育界的GenAI方興未艾,教師和學生需要 持續投入跨學科討論和協作,務求達致最佳實 踐,應對這日益發展的技術浪潮。中大學能提升研 究中心(CLEAR)與五家本地高等教育機構合作, 發起「人工智能教育」項目,旨在建立由經驗豐富 的教育工作者和技術專家組成的協作社群,為教 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資源,探索AI在教育 領域的應用,共同追求創新教學。 中大醫學院施由鴻博士是工智能教育實踐社群的 先驅,他開發了教授解剖學的AI支持系統(AISS) 聊天機器人,系統能夠與學生進行雙向對話,既能 回答他們有關解剖學的問題,又能進一步提出問 題,同時按學生的回答即時反饋。使用者表 示,AISS聊天機器人令他們對認識解剖學更有信 心。學生在反饋問卷表示,相比與老師交談,與AI 交談時感覺更自如,比較不怕犯錯。 儘管GenAI在教育領域潛力無限,但衍生了學術誠 信和道德問題等挑戰,需要跨學科專家之間持續 對話,共謀對策。中大分別於2023年6月和8月舉 行「GenA I灼見會議」和「GenA I教育政策與實 踐:從教學創新到AI抄襲研討會」,匯聚了不同學 科的頂尖學者,交流演變迅速的AI技術為教育領 域帶來的可能性和挑戰。 其中一位演講者是精通AI的專家金國慶教授,他 是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主任,也是中大電子學 習創新與技術中心(ELITE)主任,以及知識與教育 交流平台 ( K E E P ) 和 V e r i G u i d e 的首席研究 員,VeriGuide用於檢測學生作業,提防抄襲問題。 中大醫學院的施由鴻博士研發AISS 聊天機械人教授解剖學(相片由施博士提供) 26 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二三年第二期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