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二三年第二期

8 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二三年第二期 醫 生和工程師各有其專業術語,一般來說, 他們鮮有交集。然而,在香港中文大學, 有一支由外科醫生及工程師組成的團隊合作無 間,所產生的協同效應,大大推動了機械人輔助手 術程序和診治方法的發展。 團隊的傑出成就贏得政府InnoHK創新香港研發 平台的青睞,獲撥4.7億港元支持,於2020年4月 成立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 開新拓創 外科學系教授、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聯合主 任趙偉仁說:「中大於1990年引進微創手術,是香 港的始祖。」此後,外科學系不斷提升微創手術 技術水平,擴闊其應用範圍。 學系並善用機械人手術系統,利用穩定性既高又能 精準進入人體深處的機械臂,去完成精細的手術 程序,進一步提升微創手術的成效。 「20 05年,我們率先引入達芬奇機械人手術系 統,2008年再引入第二代。」趙教授說:「可是,我 們不是工程師,不知工程界有否合適新技術可以 應用於醫療上。」 因此,他開始物色志同道合的工程師夥伴。透過 中大的校友網絡,他知悉歐國威教授和他在美國 的出色工作。 歐教授是達芬奇機械人Single-site和ION手術系 統早始核心研發團隊成員,在醫療器械業界工作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