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二四年第一期
二份《富爾敦報告書》建議下走上單一制,將 學術部門撥歸中央管理,書院負責學生發展。金 稱,書院制並無褪色,而當初改革小組許多建 議均被採納,「40多年來,中大的發展愈來愈成 功,證明工作小組的建議是對的」。 1977年,金教授擔任新亞書院院長,積極思考如 何加強新亞作為中國文化研究重鎮的地位。為此, 他設立「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把全球對中 國文化有卓越貢獻的學者請來講學,講者包括新亞 創辦人錢穆、英國的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美國 漢學家狄培理和日本漢學家小川環樹等。 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強調雙語教育。金解 釋,中大要面向國際,必須中英文並重。 七十年代末,中國政府宣布實行改革開放,匹 大著名社會學家楊慶堃教授與內地著名人類學 和社會學家費孝通教授合作,在內地展開社會 學的復興工作,中大社會學系同仁在金教授支 持下先後到內地大學講學。1983年中大舉辦兩 岸三地第一次社會科學研討會,費教授與多位 內地及台灣學者前來參與,金教授和李沛良教 授等主持的學術研討會取得空前成功。不久, 三地學者提出以「中國文化與現代化」為名的 學術交流平台,定期在三地輪流舉辦研究會, 這個平台之後20年舉辦了多場重要的學術會 議,促成不少合作。 金教授經歷過中大多次重大事件。七十年代初 期,中大奉行聯邦制,三所書院各有自家學 系。1974年,中大成立「教育方針與大學組織 工作小組」,檢討大學管理架構。當時金已感到 書院與大學之間的權責與資源的運作分配出現 制度性的困境,大學必須在制度上有所改革,才 能繼續發展。金教授由中大教師直接推選進入 小組,屬年輕一輩,小組花了一年半時間提出建 議。報告出台後,他負責到新亞書院解說,小組 提出的建議遭到激烈反對。最終,中大在政府第 2 你知道我們那個時候 預算每一年削多少? 5000 萬美金呀! 24 中文大學校刊 | 中大六十周年口述歷史選粹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