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二四年第二期

她與容教授的友誼進一步發揮 eOCT 研究的協同作用 獲得香港政府非常豐厚的經費和基礎設施 支持。」 軟骨受損患者的新希望 根據《刺針》的數據,2020年全球約有5.95 億人患有骨關節炎,即由1990年以來激增 132.2%。膝關節是退化性關節疾病最常見的 部位,骨關節炎是其中一種毛病,會導致疼 痛、腫脹和僵硬。由於軟骨沒有血管,一旦 受傷就無法自行癒合,情況嚴重時,全膝關 節置換術唯一的治療方法,乃以人工關節取 代人體關節組織。 容教授負責處理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關節 置換個案,儘管他的團隊每年處理1,000宗個 案,輪候名單上仍有4,000至5,000名病人。 他說:「隨着社會迅速老化,輪候名單只會 越來越長。膝關節置換術是香港最常見的骨 科手術,患者平均輪候四至六年。」 要醫治受損軟骨,目前治療方案主要是微骨 折療法和自體組織移植,可是病人會面臨風 險。如選擇微骨折手術,醫生會在受損軟骨 下方的骨頭上鑽小孔,但以這種方式修復的 軟骨療效不佳,並且會很快退化。自體移植 是現時臨床治療的黃金標準,醫生會摘取部 分健康軟骨組織(供區組織)移植到受損的 軟骨處,但由於自體移植供體部位受傷導致 嚴重的副作用,例如慢性疼痛和退化,骨科 醫生不再提供這種手術。 容教授20年來一直應用「基質誘導自體軟骨 細胞植入(MACI)」手術,透過培植患者的 細胞為膝關節再生新軟骨。醫生將患者的細 胞放置在薄膜上再修剪,之後植入組織的受 損部位,假以時日,患處會長出新的軟骨。 「通常需要18個月以上才能填補部分缺損部 位,但陳教授研發的eOCT組織立竿見影,即 時完全填補該部位。」 「再生複合軟骨組織」的出現,令骨科醫生 單憑微創關節鏡手術來修復軟骨損傷,對 軟骨所造成的創傷比現時的外科手術更少。 陳教授說:「我們使用患者自身的幹細胞在 體外培養軟骨組織,使用eOCT取代受損的組 織,這項技術現已進入人體研究階段。」在 動物研究中,eOCT的表現已證實可以媲美自 體移植。 | 陳佩教授 中文大學校刊 12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