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二四年第二期
性;有了這種晶片技術,我們可以將它縮到 流動裝置的大小。同時,我們希望能將製作 成本減到最低,和智能手錶相若。」 曾教授和團隊多年來深入研究矽光子科技, 他因此對港芯光學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說: 「我們團隊的專業知識,在矽光子學界名列 前茅;我們在技術設計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 因為我們能運用製造業的尖端科技,設法將芯 片與光纖之間的資訊流失減到最低。」曾教 授認為,公司團隊的骨幹成員主要來自學術 界,反而更能克服製造業的諸多掣肘。「傳 統製造商經常側重較舊、較成熟的科技;港 芯光學則以大學為基地,因此更能跟上科技 進步。」 前途一片光明 雖然曾教授紮根學術界,但他認為,工程學 生仍須培養自己的商業觸覺。數年前,他曾 開設課程,向本科學生介紹工程創業。他指 出,許多本地學生比較少接觸商界,「他們懂 數學,懂設計電路系統,但他們不太懂如何將 這些技能結合起來,轉化為商業機會」。前文 提及曾教授擔任過研發總監,他設計課程時 也借鑒自身經驗,希望能幫助學生跳出學術 框架。 「科技固然帶來無限可能,但如果你想賺 錢,就要研發出一些賣得出的商品;而要做 到這一點,客戶必須覺得你的商品有一定價 值。」港芯光學的理念也是如此,曾教授雖 然身為企業的首席研究員,但他認為自己比 較像導師。展望未來,曾教授希望能提攜學 生團隊繼續成長:「我成立公司,不但希望 將自己過去20年的研究成果帶到社會,造 福民眾,同時也期望能讓學生的研究更有意 義,一起證明這項技術能帶來翻天覆地的改 變。」他希望能帶領公司克服難關,穩定發 展:「今時今日,微電子晶片已成基礎科 技;也許30年後,你買一部電腦,裏面每一 塊晶片都用上光學技術呢。」 與「光纖之父」高錕教授一樣,曾教授多年來鑽研光的應用 25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