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二四年第二期
浩教授於2018年共同創立安眺科技有限公 司,這家初創科技公司的名字意味着BATS的 優點:傳輸的信息在經過大量無線鏈接後仍 然保持完整。在創立三年後,初創公司獲得 了第一輪風險投資資金。 2019年夏季,安眺科技成功在香港政府的試 點智慧燈柱系統中應用BATS技術。鋪設新的 光纖不僅成本高昂,還會對交通和行人造成 很大干擾。BATS為智慧型燈柱提供無線網際 網路連線,無須逐一鋪設光纖。其優勢包括 低運營成本、增強的安全性和穩定的帶寬, 為政府部署智慧城市,大規模應用該技術提 供了一個便捷且經濟的解決方案。 安眺科技亦有與政府協力在大嶼山郊野公園 開展試點項目,利用BATS在信號較弱的地區 提供WiFi服務。WiFi相較於行動網絡有一個 優勢,即所有手機都可以使用,不受網絡限 制。他補充道:「除了為登山者提供WiFi網絡 外,BATS還可用於氣象標誌、緊急按鈕、野 火檢測、環境數據搜集等。」 願景與專注 截至目前為止,BATS相關技術共有三項,共 擁有11項專利,應用範圍相當廣泛,例如推 動航太科技發展的共用衞星廣播通訊網絡, 以及監控水下基礎設施運作的聲納傳輸網 絡,以克服海洋資料傳輸障礙。 網路編碼理論能成為資訊科學的一大突破, 有賴於楊教授在1990年代尾高瞻遠矚的理論 假設。他的貢獻贏得了無數的榮譽,包括電 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的Richard W. Hamming 獎章(電機工程界的最高獎項之一),以及 Claude E. Shannon獎(信息理論領域的最 高榮譽)。他還獲選為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 院士。 楊教授在重新演繹數學概念方面作大膽嘗 試,其網絡編碼理論或許成為影響最深遠的 電訊應用之一。全球各地大學已開設相關理 論的研究生課程,楊教授的團隊現正與多個 標準組織合作,讓BATS編碼成為國際通訊標 準之一,但他指出,從理論到應用,可能需 要數十年的時間。 他也喜歡攝影、吹口琴和練太極,這些嗜好 的共通點是需要專注,有助他思考嚴謹的研 究時保持思維清晰。「我深受當年的博士導 師 Toby Berger教授啟發,他擅於透過文字解 釋艱深的概念。」 智慧燈柱於智慧城市有多種應用,包括自動駕駛、智能交通、 實時監控及全市範圍的高速WiFi覆蓋(由安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29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