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二四年第二期
令手術的操作過程更順暢。」他又把腹腔 鏡比作眼睛,與外科醫生合作完成精準的 手術。 建立手術機械人聯網 RAISe+資助除了支持歐教授實現手術機械 人普及化的理想,更協助團隊研發新技術, 與時俱進,打破醫生和病人的地域限制。他 說:「我們希望利用聯網系統把不同手術機 械人聯繫起來,讓身處不同地方的醫生為病 人開刀。以香港為例,位於沙田的醫生能為 身處大嶼山的病人動手術。」 歐教授認為,手術機械人能輔助醫生完成更 複雜的手術,同時縮小傷口,加速病人復 原。歐教授說:「是次研究項目透過創新香 港研發平台(InnoHK)的醫療機械人創新 技術中心(MRC)及初創公司合作,開發安 全、經濟且有效的手術機械人平台。我們的 機械人已成功完成超過180台真人臨床試驗 手術,包括泌尿外科、普通科、婦科及胸肺 科等。」 精準科技與人工智能的融合 他又坦言,創業團隊不能安於一隅。「面對 科技蓬勃發展,我們也要不斷優化手術機械 人技術。」人工智能方興未艾,與機械人結 合起來,將協助醫生作出最合適的判斷。他 解釋說:「於我而言,機械人就像飛機上的 副駕駛員,與醫生是密不可分的合作夥伴。 我們希望逐步在機械人中加入人工智能技 術,與醫生默契配合。」 教授和團隊相信,當機械人和人工智能接 軌,醫療技術將會有所提升,可為病人完成 更精準、更複雜的手術,進一步減少對患者 的不必要傷害。 手術機械人的製作過程複雜繁瑣,且必須確 保技術安全穩定。因此,歐教授坦言發明過 機械人有如醫生手臂的延伸, 協助完成精準手術 | 歐國威教授 中文大學校刊 8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