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概況2021–22

大學概述 5 第 一 部 課程名稱 學院 主/副修 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 工程學院 副修 策展與藝術策略 文學院 副修 ■ ■ 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是香港中文大學本科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為本科生提供均衡教 育,促進其智性的全面發展。課程旨在引導學生認識人類和現代社會的重要 議題、理念和價值;培養他們成為懷抱全球,關心社會的公民,有能力在瞬息 萬變的世界面對挑戰,作出有識見的判斷。 本校的通識教育課程包含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大學通識教育四範圍及書 院通識,前兩部分由大學通識教育部統籌,書院通識則由各成員書院按其教 育理念及傳統而設計。 ■ ■ 研究院課程 本校於一九六六至六七年度首次設立碩士學位課程,現開設的碩士課程共計 一百四十四項。博士學位課程自一九八零至八一年度開設,今年共有三十項。 哲學碩士博士銜接課程自二零零四至零五年度起開設,現有四十一項。另亦開 設七項深造文憑課程與一項專業證書課程。 研究活動 本校鼓勵轄下八間學院從事高質素的研究工作,擴濶及增進人類的知識領 域,為社會各界提供諮詢服務,並與工商界維持緊密合作。本校亦先後成立了 多個主要研究所,撥出研究經費,為教研人員提供所需設施。 本校根據現有科研優勢,推動跨學科研究,藉發掘、提升及應用知識,以 應對人類所急所需。在二零二一至二零二五年策略計劃中,大學確定了四大主 要範疇為研究重點,包括:中國傳統與現代、創新生物醫學、資訊與自動化科 技,以及環境與持續發展。在過往九屆競逐卓越學科領域計劃的甄選中,本 校成功獲得研究資助局(研資局)資助的項目包括:分子生物探針醫學工程中 心、老齡性骨骼系統退化及再生策略、利用高能粒子撞擊研究物質的基本結 構、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中心:可持續農業與糧食安全、細胞器生物合 成及功能研究中心、網絡編碼研究所、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研究、母體血漿 胎兒核酸研究中心、中醫中藥研究與發展、植物及農業生物科技中心、資訊科 技。本校在這些課題的研究實力已達至世界級水準,並具極佳的發展潛力。 在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方面,中大先後成立了五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 實驗室。二零零六年創辦的轉化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旨在對亞洲人中常見 的癌症作生物學研究,以期於癌症發生早期即能確診,並提出有效的診治方 案。成立於二零零八年的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則致力提升農業應用 基礎科學研究水平,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於二零零九年成立的 藥用植物應用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專研中醫中藥現代化及生物科技於醫學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