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概況2021–22

大學概述 7 第 一 部 中大亦鼓勵學生及研究人員利用其在研究所獲的知識貢獻社會,而最直 接又可行的途徑就是創立企業。研轉處便與其他部門合作,積極營造中大的 創業環境,以推動校園的創新文化。 中大前期創業育成中心於二零一四年初成立,提供工作空間、配套設施、 起動資金、創業發展指導等予各學科成功申請的學生。至今,中心共取錄了 一百一十三個學生團隊,其中有六十二個團隊已經完成初始階段,當中部分並 參加了校外的進階創業計劃。同時,政府創新科技署所設立的「大學科技初 創企業資助計劃」,亦鼓勵教授和學生開創科技公司,將科研成果商業化。該 計劃自二零一四年底推出以來,中大共有六十二個初創企業獲得資助,資助總 額接近四千四百萬港元。二零一五年,中大推出「可持續知識轉移項目基金」 (S-KPF)計劃,為創新的社會企業提供種子資金資金和商業顧問服務。這些 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企業致力於應用教授的研究成果來回應社區的問題。自基 金成立至今,S-K PF計劃共啟動了十六家社會企業,為社會帶來不同的正面 的效益,當中包括心理精神健康,以及為弱勢群體提供教育服務等。為支持這 一連串計劃,大學為這些初創企業提供指導及培訓工作坊,並協助其聯繫相 關資源單位,例如科學園、創業計劃及投資者等。藉此計劃,大學的知識產權 亦得以轉化成產品和服務,造福社會。中大的初創指導服務亦於創業團隊與 投資者接洽及籌集資金過程中擔任導航,部分團隊亦已獲得投資。 財政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資助是大學經費的主要來源,佔總收入百分之五十五, 其次為學費、課程及其他收費收入,約百分之二十二。大學及其成員書院均擁 有專用基金並接受各界捐贈,以作獎學金或研究經費等用途。大學的經費總 收入約一百零九億港元。 大學與香港特區政府之間的磋商,經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處理。該委 員會因應大學財政上的需要,向政府提供建議。 校園建設 香港中文大學位於新界沙田市中心以北,東眺沙田海,北瞰吐露港,連同於 三十九區獲增撥的土地,總面積約一百三十七公頃。校園地勢由海拔四點四至 一百五十米不等,原為多石之山丘,六十年代起陸續闢成多個平台,供大學本 部及成員書院興建校舍和教職員宿舍之用。 大學本部的建築、晨興書院和善衡書院分處於校園中部,崇基學院位處 山麓,新亞書院及聯合書院聳立山巔,逸夫書院、伍宜孫書院及和聲書院位 於校園西北隅,敬文書院則坐落校園之北。昔日之荒蕪山丘,迄今已建有大小 建築物逾一百六十幢。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