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概況2021–22

大學概述 9 第 一 部 ■ ■ 學生宿舍 大學及各成員書院皆有學生宿舍。崇基學院的華連堂、利樹培堂、何善衡夫 人宿舍、明華堂、五旬節會樓、神學樓、文質堂、文林堂及應林堂合共提供 約一千四百一十餘個宿位。新亞書院知行樓、紫霞樓、志文樓及學思樓共有 近一千零七十個宿位。聯合書院湯若望宿舍、伯利衡宿舍、陳震夏宿舍及恒 生樓等可提供近一千零五十個宿位,逸夫書院國楙樓及第二學生宿舍約有 一千一百六十個宿位,晨興書院提供三百個宿位,善衡、伍宜孫及和聲書院則 各有六百個宿位,敬文書院提供三百個宿位。另研究生宿舍及國際生舍堂約有 一千九百個宿位。 上述宿舍除研究生宿舍有數百間單人房之外,多屬雙人房。此外尚有若 干單位專供已婚而無子女之學生居住。 位於醫學院教習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之何善衡夫人醫科生宿舍,有 二百四十八個宿位,供高年級臨床期學生入住。 社會責任及可持續發展 中文大學重視社會責任,致力通過教學、研究和共同參與,應對全球社會及可 持續發展方面的挑戰。我們堅守承諾,實踐廣泛的大學社會責任目標—從健 康到教育,從共融到夥伴關係,從氣候行動到負責任的運作模式,同時積極響 應聯合國制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大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先驅,設立了全球第 一所以氣候變化為主題的博物館—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並擔任聯合國 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DSN)香港地區分會的聯席主持,動員知識型機 構共同解決可持續發展的相關課題。中大教職員及學生對大學社會責任與可 持續發展目標清楚明白且有共識,全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共同締造可持續 的社會。 多元共融 珍視社群多元化,是大學取得超卓成就的重要元素;倡導兼融文化則能讓學 生和教職員充分發揮所長。因此,中文大學於二零二零年整合現行的相關機 制,致力實踐多元與共融,並於同年成立多元共融督導委員會,負責督導和檢 討多元共融政策,制訂合適策略,透過教育和培訓計劃、大型宣傳活動和與持 份者的溝通和交流,推廣中大的社群原則,並確保在該政策下的計劃得以有 效實踐。督導委員會下設多元共融事務處,以促進和維持具活力、開放和兼容 的校園環境。 多元共融事務處亦與各學院、書院、研究院及其他部門緊密合作,倡導大學 的三個核心價值—開放、守禮及兼容,及加深中大成員對多元共融的認知。 在督導委員會的帶領下,多元共融事務處將致力在大學推動多元共融,確保 成員在大學內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和騷擾,讓他們樂於在校園學習、研究、工 作、休閒及生活,且對大學有強烈的歸屬感。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