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藝士匹靈

穿梭百年香港

昔與今:德輔道往北朝向畢打街

現代人習慣用智能手機拍照,輕易記錄生活點滴,很難想像一百五十年前的蘇格蘭攝影師湯姆森(1837–1921)如何帶着笨重的木盒式相機、三腳架和玻璃底片遠赴香港,到處拍攝英殖時期的人文風景。我帶着好奇心參觀中大圖書館舉辦的「百年影像:湯姆森眼中的香港」展覽。

甫走進展覽廳,發現這些巨形舊照十分清晰,中大圖書館助理館長及特藏組主管李麗芳女士說:「這是濕版攝影的獨特之處。」此名字源於攝影師要先在玻璃片上塗上液體火棉膠,且要在拍攝和沖印過程一直保持濕潤。攝影師要趕在火棉膠揮發前完成整個程序,而塗火棉膠時易沾灰塵,顯影過程亦會產生紋路和斑點等瑕疵,絕不輕易,但此工藝比紙本底片沖印的相片更為清晰。

湯姆森於1868年在皇后大道中成立攝影工作室,兩年間記錄不少香港的都市風景。展覽包括原藏於維康圖書館的十四張湯姆森攝影作品和歷史遺珍攝影基金會的十二幅彩色香港近照,也展出中大圖書館收藏的香港舊照片和明信片,讓參觀者了解香港今昔。

我在畢打街今昔街景照片前佇立良久,歷史遺珍攝影基金會的彩色近照有熙來攘往的街道與商店,湯姆森的黑白照卻展示出林蔭大道、鐘樓和維多利亞式建築群,還有等候生意的華人轎夫、駐守街頭的印度侍衞。跟其他展出的今昔街景照片一樣,兩者相映成趣,映照百多年的香港變遷。

「百年影像:湯姆森眼中的香港」展覽即日起至4月30日於大學圖書館展覽廳舉行,免費入場。查詢:3943 7305 / spc@lib.cuhk.edu.hk

J. Lau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31期(2019年1月)

標籤
香港 昔與今 攝影 展覽 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