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頭條

人文教育的喜與憂

陳紫茵談文學學位的用處與價值

(Photo by ISO staff)

陳紫茵在中大唸英文時,不覺得她需要選一門較實用的主修科目,直至她到了劍橋唸博士學位,她才開始感受到一般文科生早已感受到的壓力:「一個文學學位有甚麼用?」

陳紫茵教授現已回歸母校,任教英文系。但她除了文學研究,出版了一部關於吳爾芙夫人的專書外,還就教育、人文學科和專業等議題進行研究。去年便在期刊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發表了一篇實證研究報告,企圖了解文科生如何看待自己的主修以及文科教育的意義。

為甚麼研究對象從文學大師移到莘莘學子?陳教授說:「為了提升教學質素,我希望了解主修英文的學生如何看待及建構他們的科目身分,進而看看可以怎樣改進人文教育。要解答這些問題,需要以社會研究的方法來分析從訪問學生得來的數據。」

研究方法及發現

陳教授從她的選修課「文學與教育」的學生中選出八人,都是英文系的本科生,然後分別訪問他們,聽他們自由表述對身為文科生的看法,之後進行有系統的內容分析,找出重點,並觀察學生身分的建立及可能出現的矛盾。

所有受訪學生都肯定文學訓練最大的好處是個人的發展,有人說:「思想跳出框框。」也有人說:「細讀文本令觀察更敏銳。」陳教授對此並不感到意外,但她還是高興見到學生肯定唸文學可以擴闊思想經驗。受訪的半數學生接受文科生身分,矛盾相對不大(「唸文科更有趣,而且也有實際作用」)。但餘下的一半仍對自身的科目身分存有疑惑,也更介意別人對文科生的看法。

迷失方向

研究另一個重點是學生如何從現在或未來的社會角色來看主修的科目。陳教授認為這相當重要:「因為對學生甚至對老師來說,這有助找出結合興趣與事業的方法。和任何其他科目一樣,唸英文不應該被視為閉門造車的一項作業,但要找到有意義的聯繫不易,我相信要鼓勵同學不斷探索,同時,同學也要不時自省。」

半數受訪同學看不清主修與將來的社會角色之間的關係是正常的嗎?陳教授這樣說:「同學入大學時未必清楚自己是甚麼人,以後會做甚麼事。這是成長的一部分,跟主修甚麼沒有關係。不斷反省主修科的意義與價值,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個值得肯定、正面及必須持之以恆的經驗。」

通往現實的橋樑

陳教授的論文建議,一個總結科目可以為文科生提供跟現實接軌的指引。中大英文系的畢業規定之一便是完成一項總結科目,陳教授解釋:「不少學生對畢業後的去向沒有具體計劃,這項總結科目的意義其實不在於為學生指出就業的路向,而更在於使其開始一個自省過程,使他們往後不斷探索興趣與事業的關係。這樣子,不論以後在甚麼崗位做甚麼事,大學的教育將會繼續影響他們。」

心安理得

回到一個文學學位有甚麼用的老問題,陳教授說:「同學先要問自己:有甚麼東西激發你,令你感興趣?你的專長是甚麼?有甚麼賦予你意義和滿足感?接着我會問:這又如何與你唸的科目有關?如果有一門課令你印象深刻,你可以按對自己興趣及理想的理解,來具體解釋為甚麼特別受感動嗎?」

最後,陳教授對文科教育下了一個肯定的結語:「為甚麼受個別作者或作品感動,可以從學生的性格、興趣及才能理解。明乎此,便可以勾畫出一個未來事業的輪廓。唸文學是一場個人成長及發現之旅,前途及終站由自己書寫。」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479期(2016年6月)

延伸閱讀︰

標籤
陳紫茵 校友 英文系 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