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學術探奇

心臟病突發難防

李惠慈教病友善用救治空窗期

那打素護理學院李惠慈教授致力提高心臟病發求診的意識

心臟病是全球頭號殺手,最極端情況是心臟病發。眾所周知,當病人心臟病發,首要是盡快求醫。

然則,為何如此多病人延誤求診?在香港,心臟病發病人平均花三小時才求醫。中大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助理教授李惠慈形容這種延誤「無法接受」。

李教授加入中大前,在香港瑪麗醫院的心臟加護科工作了四年,看過無數病人耽誤求醫。感受既深,李教授立志改善此情況。「延誤診治,後果可以很嚴重。」她說。

病人由急性心肌梗塞(心臟病發學名)徵狀浮現,直至開始接受治療,這段時間稱為缺血期,生死攸關。及早治療就能挽留生命,延誤醫治等同判處死刑。

大部分有關心臟病治療的研究都聚焦在醫院的醫治,也曾有建議縮短院內耽延診治的時間,但對降低整體風險的幫助有限。病人決定求醫前的拖延時間便佔了三分之二缺血期,情況亟待改進。

根據國際指引,病人應在病發五分鐘內求助。然而,李教授訪問了香港三百零一名心臟病發病人,平均拖延三小時才赴急症室,高於兩小時的全球水平。

病人可能在病發初期出現心律不正,送院前不治。2017年,香港九千一百八十六名送院的心臟病發病人中,兩成不治。

病人延誤醫治原因很多。許多病人出現心臟病發病徵時,都持觀望態度,忽視了及早治療的重要。

拒不承認也是其中原因。病人也許知道心臟有毛病,但不想承認自己心臟病發。「心臟病發聽來很恐怖,所以部分病人嘗試自我游說並非病發。」李教授解釋。

還有多項與疾病本身無關的處境因素。病人可能正在上班,不想影響工作。很多病人不想成為家人負累,為免打擾家人,寧可假裝一切如常。香港的情況較特別,不少病人覺得到醫院求診浪費時間,甚至公共資源。

李教授的研究指出,要成功治療,便要增加大眾對心臟病發的認知,讓他們懂得辨別,知道病情如何發展。若是其他病症,當病人再度發病,他們自會懂得如何處理,但心臟病發不同,病人得當下處理前所未遇的危機。

相關訊息在過往曾透過大眾傳媒和個人保健輔導宣傳,但成效未見理想。

李教授正實行試驗計劃,為心臟病人開設小組,把他們凝聚起來,互相支援。試驗計劃至今在香港四家醫院招募二百位心臟病人,以及兩個關注心臟健康的支援小組。

李教授介紹如何以嶄新方式提高心臟病高危人士病發時立即求診的意識

計劃包括三個每週一次、每次九十分鐘的課,以及一個月後再補一課,以增進病人對心臟病發的認識,並確保他們準備就緒。

病徵只是其中一種資訊。李教授的研究顯示,相比起模擬病發情況,僅僅知道病徵對病人的實質幫助不大。心臟有毛病或曾經心臟病發的病友彼此分享,讓病人可以聯想到該病的不同症狀。

參加者觀看一段模擬病發的影片,代入角色:感受、解讀病徵,繼而求助。擔任主持人的心臟科護士在影片指定位置暫停播放,問病人如何處理,並講解正確做法。護士也鼓勵參加者討論他們決定求助時的顧慮。

參加者表示內容很有用,尤其是心理綵排部分。據悉這是首次應用認知方法來預防心臟病,李教授初步分析顯示,病人上課後更清楚病發時當如何反應,令人鼓舞,至於能否付諸實踐尚有待觀察。

倘中英文版本出現歧義,概以英文版本為準。

 

本文出自中大主網頁(2018年12月)

標籤
心臟病 急性心肌梗塞 李惠慈 教授 那打素護理學院 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