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瘟疫所至,一片死寂,倫敦、洛杉磯、馬德里、莫斯科,宛如空城。病毒陰霾下,全球五十多國呼籲民眾留家,逾十億人幽居蟄伏,經濟停頓。但對自然界來說,這場災劫更似是天賜的良機。人類躲了起來,空氣馬上變得清新,鬧市的喧囂亦被鳥鳴取代;在威尼斯,運河出奇清澈,魚群暢泳,皆若空游無所依。難道這覆舟之水,真的也能載舟?
從衞星圖片看來,地球確實得到片刻的休息。理學院地球系統科學課程譚志勇教授說:「早於1月,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已發現中國的二氧化氮量急跌,同樣情況後來亦出現於意大利北部。這大概與當地經濟放緩有關。」
二氧化氮由汽車引擎、發電站及各種工業活動產生,可引致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譚教授指,近來空氣大幅改善,不少性命或許因而得救。「中國的空氣質素好轉,估計令五至七萬人不至早逝。」
經燒煤等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亦有類似趨勢。在紐約市等地,二氧化碳濃度銳減一半。「經濟放緩,路面與航空交通疏落,顯然對空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量有影響。這場瘟疫不是甚麼好事,但它的確讓地球得以喘息。」譚教授說。
報復式污染
人類深居簡出,息交絕遊,本需數十年時間達成的減排目標,一下子便勝利在望。有環保人士額手稱慶,意想2016年《巴黎協定》設下的氣候目標,也許不再是空中樓閣。但曾經參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劉雅章教授指,近日空氣意外好轉,不代表全球暖化得到解決。
「疫症爆發後,空氣污染得到紓緩,不過是因為世界各地的工商業一時有所收縮。總括而言,這現象只會如曇花一現。估計疫情受控後,污染量便會隨着經濟復蘇回升。」劉教授說。「氣候是長遠的事。氣候的前景,取決於大眾是否願意持之以恆,改變生活方式及制訂政策,減少碳排放。」
空氣質素及生態專家戴沛權教授所見略同。「每逢重大危機,二氧化碳排放量都會急遽下降,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便是如此。這確實能稍為延緩氣候暖化,但危機過後的短短數年內,二氧化碳排放量往往飆升,甚至在人們急於收復失地、追回生產總值的情形下,升得比以往還要狠。
「假若人類未能汲取教訓、善用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深思氣候與環境的前路,反而固態復萌,那麼這場瘟疫只會加劇氣候變化等威脅大自然的問題。」
福兮禍所伏
正如比利時列日大學的François Gemenne所言,「氣候需要的,是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下降,而非區區一年的歇息。」但這恐怕只是個幻夢,而我們為抗疫投下猛藥,使得此遠景更為渺茫。
有環保團體推算,港人居家避疫,令每週外賣銷售量增加百分之七十四;一週下來,便有超過一億件塑膠餐具用完即棄,加重本港廢物處理系統與環境的負擔。此外,大批口罩遭胡亂棄置,堆滿沙灘和山徑,危及海陸生態。
身兼中大(深圳)人文社科學院教授的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教授陳永勤更警告,疫症將分薄各國在潔淨能源方面的投資以及業界在減排上的心力。「經濟亟待恢復,發展可再生能源、推動清潔生產之事或有阻滯。而世人集中應付公共衞生問題,亦有可能削弱國際社會在環境事務與氣候變化上的合作。說到底,大家都不想單單為了環保而癱瘓環球經濟。」
一線生機
疫症之於環境是福是禍,一眾專家不敢妄下定論。然而譚教授認為,我們可以透過疫情對氣候意外造成的效應,一探各國與經濟體該如何把握機會、拯救氣候,邁向永續發展。「疫症帶來的一個吉兆,是環境原來很快便可以改善過來,關鍵就在我們有沒有這個決心。瘟疫之下,人類得以放慢腳步,反躬自問:我們真的要這般頻繁地出行嗎?我們可否多利用電訊溝通?我們亦不得不反思自己一路以來的消費模式。」
劉教授亦認為,這場瘟疫提醒我們要相信科學證據,同時說明及早行動、國際合作以至團結鄰里對處理世界級災難至為重要。「但願我們能痛定思痛,從這一役學會如何面對氣候變化、污染等環境問題。」
無論氣候怎麼好轉,都不能抵銷疫症帶來的折磨和奪去的生命。然而,我們還是可以從困厄中學習,在病疫遺下的灰燼上開創環保和文明的新局。
Christine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