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推特聞

有跡可尋

醫學院揭社區接觸環境對新冠傳播起關鍵作用

左起:楊永強教授、王艾斯教授、李瑞山教授,以及黃仰山教授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最近發布一項研究,指社區的接觸環境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起關鍵作用。

「本次研究是同類研究中,首次以『網絡流行病學方法』探討不同接觸環境與社區傳播之間的關係。」何鴻燊防治傳染病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瑞山教授表示:「研究結果有助控制新冠肺炎在社區的傳播。」

研究團隊篩選出十二種接觸環境作深入探討,分別是家庭、鄰里、餐館、娛樂場所(如酒吧或卡拉OK)、私人聚會、購物、個人服務(如健身房或美容院)、工作間、教育、宗教活動、醫療保健,以及交通運輸。這些類型涉及的接觸人數、持續時間和頻率、社交接觸方式,以及室內外環境等方面皆有所不同。

透過應用社交網路分析方法及重組群組之間的傳播鏈,他們發現娛樂場所是傳播次數最多的主要接觸環境。反之,交通運輸、鄰里、工作間和餐廳的傳播鏈則較短。

「公共衞生干預策略應根據接觸環境的設定而進行調整。」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醫療體系及政策研究所總監楊永強教授表示:「舉例說,根據研究結果,某些接觸環境可考慮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但其他的環境則要制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加強衞生控制。」

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黃仰山教授亦強調接觸環境與公共衞生干預策略存在關聯:「本港第三波疫情的分析結果表明,隨着採取針對性的社交距離措施,通過娛樂場所傳播的個案數目未有增加。」

是次研究的結果已於《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發表。